第233章 丹药品控星际统一

一项名为“万流归宗”的星际丹药标准升级计划,火速上马。

第一招,给丹药办“数字身份证”(区块链技术上场)。

联盟立下死规矩:以后所有出口的丹药,出厂时必须带上一个用最新灵力区块链技术生成的、谁也改不了的“数字护照”。这护照里详细记录着:

? 能量频谱:这丹药主要释放哪种能量,强度咋样。

? 规则互动:这药力跟常见的物理规则(比如能量守恒)会咋样互相影响。

? 禁忌提示:基于目前知道的有限外星人知识,标明可能对哪些类型的生命有风险(比如“硅基生命慎用,可能脆化”、“等离子体生命注意能量失控”)。

? 全流程溯源:用了啥材料、谁炼的、啥时候在哪炼的,一清二楚,出了问题能找到源头。

这“数字护照”就像个超级防伪二维码,需要用特制的法器才能读取里面海量的加密信息。

第二招,建个“星际用药大数据云库”(人工智能发力)。

联盟拉着“晶簇族”、“流风族”这些初期难兄难弟,一起搭建一个需要授权才能访问的共享数据库。各个文明可以自愿(在保护核心机密的前提下)上传自己种族的基本生理数据和用了各种丹药后的效果反馈。苏晓团队的王牌AI“太初”就负责分析这些海量数据,不断学习,优化丹药和不同外星人匹配的模型,然后动态更新“数字护照”里的风险提示。用的人越多,数据越丰富,AI就越聪明,提示就越准。

第三招,拉大家一起玩(去中心化验证)。

联盟不搞独家垄断,把“数字护照”的读取规则和数据库的查询接口,有限度地开放给重要的贸易伙伴甚至一些中立的星际组织。鼓励他们自己建立验证点,自己判断丹药靠不靠谱。这样既分担了联盟的压力,也让这套标准更有公信力。

这计划一开始推行得并不顺利。很多老丹师觉得太麻烦,削弱了丹药的神秘感;一些外星文明担心数据安全,不愿分享信息;还有不怀好意的竞争对手在背后造谣,说联盟的丹药不安全,想抢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