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时间流速终极控制

第二百七十八章 时间流速终极控制

“织空计划”的成功,让联盟初步掌握了将空间作为“材料”进行编织和塑形的能力,极大地提升了舰队的机动性、防御力和后勤保障能力。然而,“观察者”留下的“源海之庭”邀请函,如同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其上标注的“源海潮汐”开启窗口期,仅剩下不足三个标准宇宙年!以联盟现有最快的、结合了空间折叠技术的舰队速度,要抵达那个位于已知宇宙边缘、坐标极其遥远的“源海之庭”,至少需要五十年!

时间,成了横亘在联盟与崭新舞台之间最无情的鸿沟。

临时总部内,气氛再次变得凝重。刚刚因空间技术突破而振奋的人心,被这残酷的现实当头浇了一盆冷水。

“五十年……太久了!”南宫烈看着星图上那条漫长的、几乎跨越了小半个星海的虚拟航线,眉头紧锁,“先不说‘源海潮汐’窗口会不会关闭,就算我们能赶到,五十年的航程中,联盟内部可能发生的变数,以及可能遭遇的未知风险,都是不可控的。我们必须缩短时间!”

“唯一的办法,就是突破时间流速控制的瓶颈。”苏晓的语气带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不是之前那种局部的、短暂的时间回溯或缓速应用,而是要实现大规模的、稳定的、可用于星际航行的时间膨胀效应!”

时间膨胀,即让舰队自身所处的时间流速远慢于外部宇宙,从而实现“天上方一日,地上已千年”的效果。这在理论上是可行的,但实际操作难度远超空间折叠。时间与物质、能量、意识的关系更加本质,任何干预都可能引发连锁的因果悖论和规则反噬。联盟之前的时间技术,仅限于极小范围的实验性应用,且代价巨大。

“观察者”的知识库中,确实有涉及时间场理论的更高深内容,但其复杂度和危险性,让最顶尖的科学家也望而生畏。那不再是操控能量和空间,而是触摸宇宙运行最底层的“齿轮”,稍有不慎,可能导致整个时间线的崩溃。

“再难也要试!”林枫的声音通过通讯传来,虽然依旧虚弱,但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决心。经过一段时间的静养,他的气色好了很多,开始远程参与重大决策。“‘源海之庭’是我们必须抓住的机遇,也可能是未来应对更大危机的关键。时间技术,是通往更高文明层次的必经之路。我们不能退缩。”

在林枫的强力推动下,一个代号为“时序之心”的绝密计划迅速启动,由苏晓亲自挂帅,集中了联盟所有在时间理论、高能物理、规则数学以及传统时空阵法领域的顶尖人才。

研究的初期,充满了挫败和危险。

第一次全尺度时间场生成实验,试图在一个无人星域创造一个时间流速减半的“缓速区”。结果因能量共鸣频率计算出现纳米级的误差,生成的时间场极不稳定,内部时间流如同破碎的磁带般胡乱跳变,导致实验区域内的所有物质结构发生了诡异的衰老与幼龄化交替现象,整个实验基地彻底报废。

第二次实验,目标是在一艘小型侦察舰周围形成稳定的时间膨胀护盾。却在启动瞬间,因时间场与舰员生物钟产生了无法预测的干涉,导致全体船员出现了严重的时间感知错乱和精神崩溃,险些酿成惨剧。

接连的失败,消耗着海量资源,也消耗着科研人员的信心。时间技术的壁垒,似乎比空间技术更加坚不可摧。

转机,再次出现在科学与传统的碰撞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