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他的笑意很快收敛。利器已成,下一步,便是要让该看到的人,看到它的价值,也让该畏惧的人,重新回忆起恐惧。
数日后,一场规模不大、却规格极高的“御前演武”,在骊山新试验场秘密举行。
观摩者仅有寥寥数人:皇帝李世民,太子李承乾,赵国公长孙无忌,以及兵部尚书侯君集。
当李世民看到那三架造型狰狞的“惊雷弩”和其展现出的毁灭性威力时,即便以他帝王的城府,眼中也忍不住爆发出骇人的精光!他太清楚这种武器在战场上的意义了!
李承乾站在一旁,脸色微微发白,手指下意识地蜷缩。他原本以为李恪只是在玩弄些小打小闹的工匠把戏,却没料到,不声不响间,竟然又弄出了如此骇人的东西!这“破城雷箭”的威力,似乎比辽东见过的那些火器,更加集中,更加致命!
小主,
长孙无忌抚须的手停顿了片刻,眼底深处闪过一丝极其复杂的情绪,有震惊,有忌惮,也有一丝难以言喻的凝重。
侯君集则是呼吸粗重,满脸兴奋,作为武将,他比文官更懂得这东西的价值!这简直就是为下一次征伐高句丽,或者对付任何负隅顽抗之敌,准备的神兵!
“此物……何名?”李世民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
“回父皇,此乃武研院新制‘惊雷弩’及‘破城雷箭’。”李恪躬身回答,“旨在攻坚破垒,为王师开山辟路。”
“惊雷弩……破城雷箭……”李世民重复着这个名字,目光再次投向那面被炸得一片狼藉的山壁,良久,才沉声道,“好一个破城雷箭!有此利器,天下何城不破?”
他看向李恪,目光深邃:“恪儿,你又一次,让朕刮目相看。”
“儿臣分内之事。”李恪谦逊道。
“此物制造,可还顺利?耗费几何?”李世民问道,这是关乎能否量产的关键。
“回父皇,工艺复杂,对材料要求极高,尤其是弩臂与箭体,目前产量有限,耗费巨大。”李恪如实禀报,并未夸大,也未隐瞒。他知道,在父皇面前,坦诚比吹嘘更有用。
李世民点了点头,沉吟片刻,却没有立刻下达扩大生产的命令,而是道:“此物乃国之重器,制造之法,需严格保密,由武研院专司负责,一应物料,由少府监与兵部优先供给。具体制造进度与数量,你需直接向朕禀报。”
他再次将“惊雷弩”的控制权,牢牢抓在了自己手中,甚至绕开了兵部的常规流程。
“儿臣遵旨。”李恪心中明了。父皇既需要这把利剑,也绝不容许这把剑脱离掌控。
演武结束,众人心思各异地离去。
李承乾回到东宫,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他屏退左右,独自在殿内踱步,心中的危机感前所未有的强烈。李恪不仅没有沉寂,反而在暗中积蓄了如此可怕的力量!那“破城雷箭”的威力,如同梦魇般在他脑中挥之不去。
“不能再等了……”他喃喃自语,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必须想办法,断其根基!或者……让他再无暇他顾!”
而此刻的李恪,已经回到了武研院。他知道,“惊雷弩”的亮相,必然会引起新一轮的忌惮与风波。但这是他必须走的一步。他不能永远躲在“格物”的背后,他需要展现出足够的、让人不敢轻侮的锋芒。
“王爷,太子那边,恐怕不会善罢甘休。”王德忧心道。
“我知道。”李恪神色平静,“所以,我们要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