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指令清晰、果决,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杀伐之气,令在场久经沙场的兵部老吏们也为之凛然。
吴王府内,灯火通明,彻夜不熄。王德指挥着亲卫、仆役,紧张地收拾着行装。甲胄、兵刃、地图、文书,以及一些外人难以理解的格物器具,被分门别类,打包装箱。
马周也被李世民特旨,以行军司马的身份,随李恪一同出征,参赞军务。他站在书房中,看着忙碌的景象,对李恪道:“王爷此番出征,与上次不同。上次是救急,是守土。此次,是国战,是开拓。陛下予您如此权柄,既是信任,亦是考验。功成,则王爷声望如日中天;若有闪失……”
李恪正在擦拭他那柄伴随他征战西域的横刀,闻言头也未抬,声音平静却带着金属般的质感:“马先生,自我决定走上这条路起,便从未想过退路。功过荣辱,皆系于战场胜负。此战,我只能胜,不能败!”
他抬起头,目光如炬:“不仅是为大唐,为父皇,也是为了我自己,为了所有追随我的人!吐蕃……必须为他们伸向西域的黑手,付出代价!”
次日清晨,开远门外,旌旗猎猎,甲胄鲜明。比上次规模庞大得多的出征队伍已然集结完毕,精锐的骑兵,整齐的步卒,还有那些装载着“神机”火器和格物器械的特殊车辆,透出一股令人心悸的肃杀之气。
李世民亲自出城,在文武百官的簇拥下,为大军送行。他没有多说什么,只是亲手为李恪斟满一碗御酒,目光深沉地看着他:“恪儿,安西,朕就交给你了。”
“儿臣必不负父皇重托!”李恪双手接过酒碗,一饮而尽,随即单膝跪地,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起身后,他翻身上马,玄色战袍在风中鼓荡。
他的目光扫过送行的队伍,看到了神色复杂的太子李承乾,看到了面带微笑却眼神难明的魏王李泰,也看到了站在人群后方,面无表情,却目光深邃的吐蕃国师鸠摩罗。
两人的目光在空中短暂交汇,仿佛有无形的刀剑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