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长安波谲,高原风起

“吴王李恪,忠勇勤勉,洞察敌情,所奏之事,多为灼见。”

“着,采纳赵国公所议。即日起,安西、北庭都护府,提高战备等级,一应边务,由吴王李恪暂摄决断。户部、兵部,优先保障安西钱粮军械供应。”

“另,授吴王李恪‘持节’,都督安西诸军事,赐密奏专达之权。”

“遣黄门侍郎裴矩,为安西宣慰使,携朕旨意及犒赏,前往庭州,宣示恩宠,协理边政。”

没有高调地宣布“战略遏制”,但“持节”、“都督诸军事”、“密奏专达”这些实实在在的权力,以及钱粮军械的优先保障,已经清晰地表明了皇帝的意志和倾斜。

圣意已决,群臣再无异议,齐声山呼:“陛下圣明!”

退朝之后,李世民独留下长孙无忌于两仪殿。

“辅机啊,你说,恪儿此番,是否能真的替朕,稳住这西陲狂澜?”李世民望着殿外苍穹,语气有些缥缈。

长孙无忌躬身道:“陛下,吴王殿下天纵奇才,有勇有谋,更兼格物之利,稳住西陲,当无大碍。只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殿下锋芒过露,还需……适当回护。”

小主,

李世民默然片刻,挥了挥手:“朕知道了,你去吧。”

就在长安的旨意还在驿道上飞驰之时,逻些城(今拉萨),布达拉宫的红白宫墙之内,气氛同样凝重如铁。

松赞干布手持一份用密语写就、由仅存渠道拼死传回的情报,英俊而充满野性的面庞上,笼罩着一层骇人的冰霜。丹增身死,慕容伏允被擒,庭州暗网被连根拔起……一系列失败的消息,像一记记重锤,砸在他的心头。

他猛地将情报拍在案几上,金丝楠木的案几发出一声不堪重负的呻吟。

“李!恪!”松赞干布几乎是咬着牙吐出这两个字,眼中燃烧着屈辱与暴怒的火焰,“好一个吴王!好一个大唐!竟敢毁我‘雪豹’,杀我国师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