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之期,转瞬即至。
这日午后,天策府后园水榭早早便被收拾得纤尘不染。临水的栏杆擦拭得光可鉴人,石桌上摆放着素雅的越窑青瓷茶具,一炉上好兽炭燃着,铜壶中的山泉水已微微作响。李恪特意换了一身月白色的常服,少了几分亲王的威仪,多了几分文人雅士的闲适,只是那挺直的脊背和深邃的眼眸,依旧难掩久居上位的沉稳气度。
他负手立于水榭边,望着池中倒映的流云,心中竟有些难以言喻的紧张,如同年少时初次随父皇校阅大军一般。这种感觉对他而言,陌生而又新奇。
未时正,一名侍从悄步前来禀报:“王爷,崔小姐到了。”
李恪深吸一口气,转身望去。
只见曲折的回廊尽头,一抹水碧色的身影正缓步而来。依旧是那般清丽脱俗的装扮,青丝如瀑,仅以一支素玉簪绾住,步履从容,裙裾微动,宛如画中仙子步入凡尘。阳光透过廊檐的缝隙,在她周身洒下斑驳的光影,更衬得她肤光胜雪,眉目如画。
她走到水榭前,停下脚步,微微屈膝,声音清越如玉石相击:“小女崔芷柔,参见吴王殿下。”
“崔小姐不必多礼,请坐。”李恪抬手虚扶,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和自然。
崔芷柔直起身,目光平静地迎上李恪的注视,并无寻常女子的羞怯,只有一片沉静的坦然。她依言在石桌对面的锦墩上坐下,姿态优雅。
侍从上前,熟练地烫杯、洗茶、冲泡,将两盏清澈碧绿的茶汤分别置于李恪与崔芷柔面前,随后无声退至远处侍立。
茶香袅袅,在水榭间弥漫开来,稍稍驱散了些许无形的局促。
“日前蒙小姐赠书,获益良多,特备薄茶,聊表谢意。”李恪端起茶盏,率先开口。
“殿下客气了。些许浅见,能对殿下有所助益,是小女的荣幸。”崔芷柔亦端起茶盏,浅浅啜饮一口,动作优雅至极。
短暂的寒暄后,气氛似乎又陷入了微妙的沉默。两人之间,隔着不仅仅是石桌,更有身份、性别以及那层未曾捅破的、心照不宣的微妙情愫。
最终还是李恪打破了沉寂,他将话题引向了正事,这也是他最初邀请的由头:“小姐于《孙子兵法》上的批注,见解独到,尤其是关于‘趋诸侯者以利’与‘用间’之论,令恪茅塞顿开。已命人依计而行,只是不知,小姐对吐蕃内部情形,何以知之甚详?”
这是他心中一直存在的疑问。一个深闺女子,如何能对千里之外的吐蕃权臣家事了如指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