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旧例风波,梅魄明断

“奴婢遵命。”

内侍省的动作很快,不过半日,厚厚的几大摞关于先帝冥诞祭祀的旧档、章程、物品清单便被送到了立政殿。崔皇后并未急于翻看,而是先命人将卷宗按环节分类摆放整齐。

她首先调阅的是最近三年的祭祀记录,对比其中的流程、用度、人员安排,寻找可能存在的差异与疏漏。果然,在比对祭器清单时,她发现去年记录中,用于供奉的某件前朝古玉璧,在祭祀前后的查验记录上,存在细微的笔误,负责记录的礼官名字也与当年轮值表对不上。

这或许是无关紧要的疏忽,但也可能是有人故意留下的模糊地带。她立刻命张司正暗中查证去年负责此环节的礼官及内侍现状。

随后,她开始核对祭品采买清单。清单项目庞杂,从三牲五谷到时鲜果品,从香烛纸马到锦缎布匹,数目巨大。她看得极其仔细,不放过任何一笔异常开支。当她看到一项关于采购“东海极品珍珠粉十盒,用于调制祭祀面膏”的记录时,眉头微蹙。珍珠粉调制面膏?此说法在前朝旧例中并未见过,且“极品”二字,价值不菲。

她命人调来内帑支出记录与尚宫局的对应备案,发现此项支出仅有内侍省的采购记录,却无尚宫局的核验入库单据,那十盒所谓的“极品珍珠粉”去向成谜。

“查。”崔皇后只对张司正说了一个字,目光锐利。

张司正心领神会,立刻派人暗中追查此项采购的经手内侍、供货商号,以及珍珠粉的真正用途和流向。

就在崔皇后埋首于祭祀筹备,一步步厘清旧例、排查隐患之时,苏德妃“病中”也不忘给她添堵。淑兰殿不时传出消息,德妃娘娘因“思念先帝,悲痛难抑”,夜不能寐,药石罔效,甚至隐约有流言传出,暗指是因新后“更改旧例”、“苛待六宫”,才致德妃忧愤成疾。

这些流言虽未敢明指立政殿,却在宫中悄然传播,试图营造一种新后刻薄、逼病旧妃的舆论氛围。

崔皇后听闻,只是淡淡一笑,并未理会。她深知,此时任何辩解或弹压,都会落入对方圈套。她只是更加勤勉地处理宫务,尤其是祭祀筹备之事,务求每个环节都清晰明了,有据可查。同时,她对淑兰殿的赏赐与关照,依旧按最高规格,让人无可指摘。

小主,

数日后,张司正带来了调查结果。那十盒“极品珍珠粉”,经查,并未用于调制什么祭祀面膏,而是被那名经手内侍与宫外商号勾结,以次充好,中饱私囊,部分赃款似乎流向了……浣衣局那个与苏德妃心腹接触过的吴姓老宫人所在的利益网络。而去年祭器记录的笔误,也查实是有人故意为之,意在混淆视听,便于在祭祀环节做些手脚,虽未酿成大祸,但其心可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