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胡百川就知道不能白吃。
内阁这边刚准备好,王景弘就亲自命人抱着一大摞的奏折送了过来。
“首辅大人,咱们这就开始了?”闫旭开口问道。
胡百川看着二三十本的奏折,一阵无语。
“行,一本本过!”
“效率高点,别浪费时间!”
当即五人开始处理起眼前的这些奏折。
预批!
顾名思义就是提前批注,但只代表着他们的意见,最后要朱元璋盖章才算数。
胡百川的内阁首辅大臣,这里的事情自然要以他为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不过胡百川却并没有准备把内阁建成一言堂。
而是用商量的形式进行。
没打开一个奏折,五人一起商量着来,然后找出一个最合适的处理方案来,最终写在边上。
奏折内容各种各样。
有参奏朝廷大臣的,有各地送上来的灾情奏报,也有六部的一些烦琐事宜。
这个时候,朱元璋挑选这些人的作用就出来了。
除了胡百川,闫旭四人各自都有自己熟悉的领域。
有管钱的,有管工程造价的,有管监察的,还有管读书人相关的。
大部分的事情,他们也就都可以商量着处理。
胡百川和朱元璋早就给他们叮嘱过。
这个时候,不管奏折里的人是谁,一概不允许徇私舞弊。
不偏不倚才能活的长久。
对一天处理这些朝廷繁琐之事,才二三十本而已,就耗费了众人一个下午的时间。
还有几本几人完全没头绪的。
胡百川坐的都腰酸腿疼。
刚准备起身,朱元璋带着朱标来了。
美曰其名是宴请这五位内阁大臣。
但实际上是来检查工作的。
饭菜都摆上来,朱元璋一本本的审阅预批内容。
一番检查后,大体上很是满意。
很多事情处理的很得当。
他完全没意见。
当场直接让王景弘盖上了大印。
对个别处理不当的,朱元璋也没有责怪,而是亲自给予解释,一点点的指导他们如何处理。
如此一幕,对闫旭等人而言就是最大的肯定,四人更加干劲十足。
圣恩浩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