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不明所以。
“什么意思?”
“谁制造的那么多麻烦?”
“你告诉朕,朕立刻下旨让人去严查!”
“不不不,陛下你这是误会了!”胡百川连忙摇头。
随后,胡百川将这几日整理的,以及黄玲的话都道给了朱元璋。
其实并不复杂。
就是社会发展的问题。
靠什么?
贫瘠种地的百姓?
不!
靠的是生产力,是工业体系,是经济发展。
只有如此,才能真正的国富民强。
其他一切都是虚的。
朱元璋似懂非懂。
以前在大明王朝,没什么经济一说。
但商业他大致知道一些。
士农工商,商排在倒数第一位。
但实际上,商才是社会发展的驱动力。
他们属于带动者。
而今朝廷把这些带动者杀了一大批,也震慑了一大片。
这些带动者没了,发展也就停滞了不少。
很多工坊都关门了。
产业也没了。
算下来反倒是让很多城池中的工人百姓们缺少了份收入。
一旦失业率彻底跌了下来,那就真乱了。
慢慢的朱元璋听懂了些。
也终于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那该如何是好?”
“难道要放过那些士绅豪族吗?”
“那倒不是!”胡百川开口说道。
“朝廷要灭的是那些欺压百姓,为富不仁的士绅豪族,囤积田地的大地主!”
“对于那些有善心,不欺压百姓的商贾,富商之类的,朝廷是要支持的!”
朱元璋闻言眉头更皱了。
“你这意思是要鼓励他们经商?”
“对!”
胡百川郑重点头。
“国家和社会要发展,需要工业的发展!”
“国富民强,才能强国!”
御书房内,胡百川一点点的给老朱介绍工业的重要性。
总结起来,就一句话。
鼓励发展事业!
实业,才能报国!
一个国家,王朝,想要真正富足,不能光有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