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曹丕代汉自立,东汉王朝落幕

夏季五月,戊寅日,汉献帝追尊魏王曹丕的祖父太尉曹嵩为太王,夫人丁氏为太王后。

随后,魏王曹丕任命安定太守邹岐为凉州刺史,但西平人麹演联合周边郡县起兵叛乱,抗拒邹岐上任。

张掖人张进拘捕了太守杜通,酒泉人黄华拒绝新任太守辛机,二人均自称太守,响应麹演。同时,武威郡的三种胡人也再度反叛。

武威太守毋丘兴向金城太守、护羌校尉苏则紧急求援。苏则准备出兵救援,但郡中官员认为叛军势大,应该等待朝廷大军,然后再一起出击。当时,将军郝昭、魏平驻守金城,接到诏令不得西进。苏则召集郡中官员及郝昭等人商议:叛军虽然人多,但都是临时凑起来的,其中还有不少是被胁迫的,未必一条心。咱们要是趁机进攻,好人坏人肯定会分开,归顺咱们的人会变多,敌军势力就变弱了。这样既能壮大咱们的队伍,又能提振士气,一口气打过去,肯定能赢。要是等朝廷大军前来再出击,拖得时间长了,善良的人没地方可去,肯定会被迫跟着叛军,到时候再想分化他们就难了。虽然朝廷有诏令限制,但随机应变、灵活处理,也是可以的。”

小主,

郝昭等人听了这个建议,就发兵去救援武威,收服了三种胡人,还和毋丘兴合兵进攻张掖的张进。麹演听说后,就带了三千步兵骑兵过来,假意说要帮忙打仗,其实是想偷袭。苏则是将计就计,引诱并斩杀了麹演,把他的头砍下来示众,叛军的同伙见状都四散逃跑了。苏则接着联合各路兵马围攻张掖,杀了张进。黄华害怕了,便请求投降,河西的叛乱就这样平定了。

起初,敦煌太守马艾在任上去世,郡里人推举功曹张恭代理长史职务。

张恭派儿子张就去朝廷请求派新太守,正好赶上黄华、张进的叛乱,叛军想拉拢敦煌,就把张就给扣了下来,用死威胁他。张就宁死不屈,还暗中给父亲写信说:

“父亲应该坚守敦煌,以彰显忠义,怎么能因为我被胁迫就动摇呢?朝廷大军很快就到,您只要带兵牵制叛军就行。希望您不要因为父子私情,让我死了都有遗憾!”

张恭立刻出兵进攻酒泉,另外派了两百名铁骑和官员沿着酒泉北部边境往东走,去迎接新任太守尹奉。黄华本来想救援张进,可因为西边有张恭的军队牵制,怕被前后夹击,所以只能投降了。张就最后平安回来,尹奉也顺利到任。朝廷下诏书赐给张恭关内侯的爵位。

六月庚午日,魏王曹丕率领军队南巡。

秋季七月,孙权派使者向魏国进贡。

蜀汉将领孟达驻守上庸,和副军中郎将刘封关系不好。

刘封欺负孟达,孟达就率领部下四千多家投降了魏国。孟达仪表出众,有才华,曹丕很是器重他,甚至和他同乘一辆车,任命他为散骑常侍、建武将军,封平阳亭侯。曹丕把房陵、上庸、西城三郡合并成新城郡,任命孟达为新城太守,负责西南的防务。

行军长史刘晔劝道:“孟达是个投机取巧的人,又自认为有谋略,肯定不会真心感恩效忠。新城和孙权、刘备的地盘接壤,要是他有二心,恐怕会成为国家的祸患。”但是曹丕不听这个建议,派征南将军夏侯尚、右将军徐晃和孟达一起袭击刘封。上庸太守申耽背叛刘封投降了魏国,刘封打了败仗,狼狈的逃回了成都。

当初,刘封本是罗侯寇氏的儿子,刘备刚到荆州时因为没有儿子,就收他做了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