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甲戌日,任城威王曹彰去世。
甲申日,魏寿肃侯贾诩去世。
这一年,发生了大水灾。
吴国的贺齐袭击蕲春,俘虏了太守晋宗后返回。
当初,益州郡的首领雍闿杀死太守正昂,通过士燮向吴国请求归附,又捉住了太守成都人张裔献给吴国,吴国任命雍闿为永昌太守。永昌功曹吕凯、府丞王伉率领官吏百姓关闭边境坚守,雍闿无法进入,就派同郡人孟获引诱煽动各夷族,各夷族都顺从了他。牂柯太守朱褒、越巂夷王高定都反叛响应雍闿。诸葛亮因为刚刚遭遇刘备的丧事,对这些叛乱都加以安抚而不去讨伐,致力于农业生产,种植粮食,关闭关口让百姓休养生息,等到百姓安定、粮食充足之后再用兵。
秋季,八月,丁卯日,魏文帝任命廷尉钟繇为太尉,并任命治书执法高柔代替钟繇担任廷尉。当时三公没有具体事务,又很少参与朝政,高柔上疏说:“三公大臣都是国家的栋梁,是百姓所敬仰的人,现在让他们担任三公之职,却不让他们参与朝政,于是他们各自安闲养尊处优,很少提出建议,这实在不符合朝廷尊崇任用大臣的本意,也不是大臣应有的进献可行之策、废弃错误之谋的做法。古代刑法政令有疑难之处,就在朝廷上商议。从今以后,朝廷有疑难的议论以及刑狱大事,应该多次咨询三公。三公在每月初一、十五朝见时,还可以特地邀请他们进宫谈论朝政得失,广泛的了解事情的实际情况,希望能弥补皇上视听的不足,光大国家的教化。”魏文帝听后,赞许并采纳了他的意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辛未日,魏文帝在荥阳打猎,接着向东巡视。九月,甲辰日,魏文帝到达许昌。
这时,蜀汉尚书义阳人邓芝对诸葛亮说:“现在主上年幼弱小,刚刚即位,应该派遣大使重新申明与吴国的友好关系。”诸葛亮说:“我思考这件事很久了,只是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一直到今天才找到。”邓芝好奇的问:“这个人是谁?”诸葛亮笑着说:“就是你啊。”于是派遣邓芝以中郎将的身份去吴国修复两国的友好关系。冬季,十月,邓芝到达吴国。当时吴王还没有与魏国断绝关系,因此犹豫不决,没有及时接见邓芝。邓芝于是自己上表请求接见,他说:“我今天前来,不只是为了蜀国,也是为了吴国”,吴王接见了他,还说:“我确实愿意与蜀国和亲,但担心蜀主年幼弱小,国家版图狭小,势力受到逼迫,被魏国乘机进攻,不能自我保全罢了。”邓芝回答说:“吴、蜀两国,拥有四州的土地。大王是当世的英雄,诸葛丞相也是一时的俊杰;蜀国有重重险要的地势,吴国有三江的阻隔。结合这两方面的优势,两国之间互为唇齿,进可以兼并天下,退可以鼎足而立,这是自然的道理。大王现在如果向魏国臣服,魏国必定会向上要求大王入朝拜见,向下要求太子去做内侍,如果大王不服从命令,魏国就会以讨伐叛逆为名前来进攻,蜀国也会顺流而下伺机进军。这样一来,江南的土地就不再归大王所有了。”吴王沉默了很久才说:“你说得对。”于是与魏国断绝了关系,专门与蜀汉联合。
这一年,蜀汉后主立妃子张氏为皇后。
公元224年
春季,三月,魏文帝从许昌返回洛阳。
当初,自汉献帝初平年间以来,学术教育事业衰败废弛。夏季,四月,魏国开始建立太学,设置博士,依照汉代制度制定《五经》考试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