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诸葛亮背后北伐和祁山之战始末

冬季,十月,吴主孙权派中郎将孙布假装投降,以引诱扬州刺史王凌,孙权在阜陵设下伏兵等候他。

孙布派人告诉王凌说:“路途遥远,我无法自己前往,恳请派兵来迎接我。”王凌把孙布的信向上呈报,请求派兵马去迎接。征东将军满宠认为这一定是诈降,就没有给王凌兵马,还替王凌给孙布写了回信说:“你能分辨邪正,想避祸趋顺、离开暴政回归正道,我非常赞赏。现在想派兵迎接你,但考虑到兵力少了不足以保护你,兵力多了事情又一定会被远方的人知道。你暂且先秘密谋划来实现你的心愿,到时候再根据情况采取合适的措施。”

恰逢满宠接到诏书入朝,他走之前告诫留守府中的长史:“如果王凌想去迎接孙布,千万不要给他人马。”后来王凌索要兵马没得到,就单独派遣一名督将领步兵骑兵七百人去迎接孙布。孙布在夜里突然袭击,督将突围逃走,士兵死伤过半。王凌是王允哥哥的儿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在此之前,王凌上表说满宠年纪大了又沉溺饮酒,不能担任独当一面的职务。魏明帝将要召见满宠,给事中郭谋说:“满宠担任汝南太守、豫州刺史二十多年,在地方上有功劳;等到镇守淮南,吴国人都很忌惮他。如果调查后发现不像王凌表中说的那样,会被他窥探到我们的虚实,可让他回朝,询问他东方的事务来考察他。”魏明帝听从了这个建议。满宠到了朝廷后,身体气色都很健康强健,魏明帝慰劳他之后便让他返回了。

十一月戊戌日,月末,发生日食。

十二月戊午日,博平敬侯华歆去世。

丁卯日,吴国实行大赦,改明年年号为嘉禾。

公元232年

春季,正月,吴主孙权的小儿子建昌侯孙虑去世。太子孙登从武昌入朝觐见吴主,趁机陈述自己长久以来没能侍奉父母,在孝道上有欠缺;又称赞陆逊忠诚勤勉,有他辅佐无需担忧国事。于是孙登留在建业。

二月,魏明帝下诏改封诸侯王,都以郡作为封国。

随后,魏明帝的爱女曹淑去世,魏明帝极为悲痛,追谥她为平原懿公主,在洛阳为她立庙,安葬在南陵。选取甄皇后的侄孙甄黄与她合葬,追封甄黄为列侯,并为他安排继承人,承袭爵位。魏明帝想要亲自送葬,又想前往许昌。司空陈群劝谏说:“八岁以下的孩子夭折,按礼仪不必举行完备的丧礼,何况曹淑还未满一个月,却用成人的礼仪送葬,加上为她穿丧服,满朝文武都穿素衣,早晚哭祭,自古以来,还没有这样的先例。还要亲自去视察陵墓,亲临出殡!希望陛下能够克制这种无益有害的事情,这是天下人的深切期望。又听说陛下要去许昌,皇宫上下都要随往东去,满朝大小官员,无不感到惊讶。有人说您是想避灾,有人说您是为了方便迁移宫殿屋舍,还有人不知道原因。我认为吉凶自有天命,祸福在于人为,迁移以求平安,也没有益处。如果一定要迁移避灾,修缮金墉城西宫和孟津别宫,都可以暂时居住,何必让整个皇宫的人暴露在野外!公私的花费,难以计算。况且贤德之人,尚且不随便迁徙家宅,以安定乡邑,使百姓没有恐惧之心,何况是帝王这样天下的君主,言行举止,岂能轻率!”少府杨阜说:“文皇帝、武宣皇后去世,陛下都没有送葬,是为了重视国家,防备意外的事情发生;现在怎么能为一个襁褓中的婴儿送葬呢!”魏明帝对这两个建议都没有听从。三月癸酉日,魏明帝向东巡行。

此时,吴主派遣将军周贺、校尉裴潜乘船从海路前往辽东,向公孙渊求购马匹。起初,虞翻性格粗疏直率,多次因为醉酒犯错,又喜欢顶撞别人,所以经常被人诋毁。吴主曾与张昭谈论神仙,虞翻就指着张昭说:“他们都是死人却谈论神仙,世上哪有仙人!”吴主对他的积怨不止一次,于是将他流放到交州。等到周贺等人前往辽东,虞翻听说后,认为应该讨伐五溪蛮,辽东极其遥远,即使让他们来归附,也不值得争取,如今耗费人力财力去求购马匹,这样既对国家不利,又恐怕没有收获。想要劝谏却不敢,只好写了奏表给吕岱看,但是吕岱没有回复。结果,虞翻被与他有恩怨的人告发,又被流放到了苍梧郡猛陵县。

夏季,四月壬寅日,魏明帝抵达许昌。

五月,皇子曹殷去世。

秋季,七月,魏国任命卫尉董昭为司徒。

九月,魏明帝前往摩陂,修缮许昌宫,建造景福殿、承光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