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七月,北魏国主拓跋嗣在牛川大规模狩猎,抵达殷繁水后返回。戊戌日,回到平城。
八月,丙午日,东晋大赦天下。
宁州向太尉刘裕进献琥珀枕。刘裕因琥珀能治疗金属兵器造成的创伤,得到琥珀枕后非常高兴,便下令将它捣碎,分赐给北伐的将士。
随后,刘裕任命世子刘义符为中军将军,监管太尉留守府事务。任命刘穆之为左仆射,兼任监军、中军二府的军司,入住东府,总管朝廷内外事务。任命太尉左司马、东海人徐羡之为刘穆之的副手,左将军朱龄石守卫宫廷禁地,徐州刺史刘怀慎守卫京师,扬州别驾从事史张裕负责留州事务。刘怀慎是刘怀敬的弟弟。
刘穆之在内总管朝政,在外供应军需,决断事务迅速流畅,没有拖延积压。宾客聚集,各种请求和申诉层出不穷,朝廷内外的咨询禀报,挤满台阶和房屋;他用眼查看文书案卷,用手批复书信,用耳听取汇报,用口回应询问,同时进行而互不干扰,全都处理得当。他还喜好宾客,与人谈论说笑,整天感觉不到疲倦。偶尔有空闲,就亲手抄写书籍,查阅校对。他生性奢侈豪放,吃饭时菜肴摆满一丈见方的桌子,每天早上都要为十个人准备饮食,从未独自用餐。他曾对刘裕说:“我家原本贫贱,生活物资常常匮乏。自从承蒙您的提拔以来,虽然时常想着节约,但早晚的必需品,还是稍微过于丰盛了些。除此之外,我没有一丝一毫辜负您。”中军咨议参军张邵对刘裕说:“人的生命脆弱无常,应当长远考虑。如果刘穆之意外去世,谁能代替他?您的大业到了这个地步,倘若他有不测,后事该如何安排?”刘裕说:“这自然要托付给刘穆之和你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丁巳日,刘裕从建康出发,派遣龙骧将军王镇恶、冠军将军檀道济率领步兵从淮河、淝水向许昌、洛阳进军,新野太守朱超石、宁朔将军胡籓向阳城进军,振武将军沈田子、建威将军傅弘之向武关进军,建武将军沈林子、彭城内史刘遵考率领水军从石门出发,经汴水进入黄河,任命冀州刺史王仲德统领前锋各军,开辟巨野泽的道路进入黄河。刘遵考是刘裕的族弟。刘穆之对王镇恶说:“如今主公把讨伐后秦的重任托付给你,你要努力啊!”王镇恶说:“我如果不能攻克关中,发誓不再渡过长江!”
刘裕出发后,青州刺史檀祗擅自从广陵率领部众前往涂中,突袭讨伐逃亡的人。刘穆之担心檀祗发动叛乱,商议想要派遣军队防备。当时檀韶担任江州刺史,张邵说:“如今檀韶占据长江中游,檀道济是北伐军的主将,若我们表现出怀疑的迹象,太尉府就会立刻陷入危险。不如主动派人前去慰问犒劳,观察他的意图,必定不会有祸患。”刘穆之于是放弃了派兵的想法。
起初,北魏国主拓跋嗣派公孙表讨伐白亚栗斯,并叮嘱他:“一定要先与后秦洛阳守将互通消息,让他们防备黄河南岸,之后再发起进攻。”公孙表还没到目的地,胡人就废黜了白亚栗斯,改立刘虎为率善王。公孙表认为胡人内部离心离德,势必会溃败离散,于是不告知后秦将领就发起进攻,结果被刘虎打得大败,士兵死伤惨重。
拓跋嗣与大臣们商议:“胡人叛乱已超过一年,讨伐却不能取胜,他们人数众多,造成的祸患日益加深。如今已是深秋,不能再征调军队,以免妨碍百姓农事,该怎么办?”白马侯崔宏说:“胡人身虽多,却没有善战的将领统领,终究成不了大气候。公孙表等人的军队,兵力并不薄弱,只是军纪不严、处置失当,才导致失败。只要派一位素来有威望的大将,率领几百名骑兵前往接管公孙表的军队,没有攻克不了的。相州刺史叔孙建之前在并州时,让胡人、魏人都畏惧服从,其他将领都比不上他,可以派他去。”拓跋嗣听从了建议,任命叔孙建为中领军,统领公孙表等人讨伐刘虎。九月,戊午日,北魏军队大败胡人,斩杀一万多人,刘虎和司马顺宰都战死,俘虏胡人十万多口。
太尉刘裕抵达彭城,朝廷加授他兼任徐州刺史;任命太原人王玄谟为从事史。
当初,王廞战败时,僧人昙永藏匿了他的小儿子王华,让王华提着衣物行李跟随自己,渡口的巡逻兵起了疑心。昙永呵斥王华:“奴才还不快点走!”并打了他几十棍,王华因此得以逃脱;后来遇到大赦,才返回吴地。因父亲的生死不明,王华只吃粗布衣服、素食,断绝交游、不做官,这样过了十几年。刘裕听说王华贤能,想任用他,于是公布王廞的死讯,让王华守丧。王华守丧期满后,刘裕征召他担任徐州主簿。
王镇恶、檀道济进入后秦境内,所到之处都取得胜利。后秦将领王苟生献出漆丘投降王镇恶,徐州刺史姚掌献出项城投降檀道济,其他据点的守军都望风归降。只有新蔡太守董遵拒不投降,檀道济攻克新蔡城,抓获董遵并将他杀死。晋军继续进军,攻克许昌,擒获后秦颍川太守姚垣和大将杨业。沈林子从汴水进入黄河,襄邑人董神虎聚集一千多人前来投降。太尉刘裕任命他为参军。沈林子与董神虎一起进攻仓垣,攻克该城,后秦兖州刺史韦华投降。董神虎擅自返回襄邑,沈林子将他杀死。
后秦东平公姚绍对后秦主姚泓说:“晋军已越过许昌,安定孤立遥远,难以救援守卫,应当迁徙安定的镇户(由军户组成的居民),充实京城地区,这样能得到十万精兵。即便晋军、夏军同时入侵,也不至于亡国。否则,晋军进攻豫州,夏军进攻安定,该如何应对?时机已到,应当迅速决断。”左仆射梁喜说:“齐公姚恢有威望,被岭北地区畏惧,安定的镇户已与赫连勃勃结下深仇,按情理必定会拼死坚守、没有二心。赫连勃勃终究不能越过安定远道侵犯京城;如果失去安定,胡人的骑兵一定会打到郿城。如今关中的兵力足以抵御晋军,没必要无故削弱自己。”姚泓听从了梁喜的建议。吏部郎懿横秘密对姚泓说:“姚恢在广平公(姚弼)作乱时,对陛下有忠诚之功。自从陛下登基继位,没有给予特殊赏赐来回报他的心意。如今对外将他置于危险之地,对内不让他参与朝廷大权,安定人自认为孤立危险、逼近敌寇,想南迁的人十户有九户。如果姚恢率领几万精兵,大张旗鼓向京城进军,岂不会成为国家的祸患!应当将他征召回朝廷,安抚他的心。”姚泓说:“如果姚恢怀有叛乱之心,征召他反而会加速灾祸降临。”又没有听从。
此时,王仲德的水军进入黄河,即将逼近滑台。北魏兖州刺史尉建畏惧怯懦,率领部众弃城而逃,向北渡过黄河。王仲德进入滑台,宣称:“晋朝原本想用七万匹布帛向魏国借道,没想到魏国守将竟弃城逃走。”北魏国主拓跋嗣听说后,派遣叔孙建、公孙表从河内前往枋头,随后领兵渡过黄河,在滑台城下斩杀尉建,并将他的尸体投入黄河。北魏军队呼喊王仲德的士兵,质问他们侵犯的意图。王仲德派司马竺和之回答:“刘太尉派王征虏(王仲德)从黄河进入洛阳,清扫先帝陵墓,不敢对魏国发动侵犯。魏国守将自己弃城离去,王征虏只是借空城休整军队,很快就会向西进军,不会破坏晋、魏两国的友好关系,何必大张旗鼓显示威势呢!”拓跋嗣让叔孙建向太尉刘裕质问,刘裕用谦逊的言辞道歉说:“洛阳是晋朝的旧都,却被羌人占据;晋朝想修复先帝陵墓已经很久了。羌族中的司马氏宗族,如司马休之、司马国璠兄弟,鲁宗之父子,都是晋朝的祸害,而羌人收留他们,成为晋朝的隐患。如今晋朝将要讨伐羌人,想向魏国借道,不敢做不利魏国的事。”北魏河内镇将于栗磾有勇猛之名,在黄河岸边修筑营垒防备晋军突袭。刘裕写信给他,信上题“黑槊公麾下”。于栗磾喜欢手持黑槊(黑色长矛)来标榜自己,所以刘裕用这个称呼指代他。北魏于是任命于栗磾为黑槊将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冬季,十月,壬戌日,北魏国主拓跋嗣前往豺山宫。
起初,北燕将领库傉官斌投降北魏,不久后又反叛回到北燕。北魏国主拓跋嗣派遣骁骑将军延普渡过濡水进攻库傉官斌,将他斩杀;随后进攻北燕幽州刺史傉官昌、征北将军库傉官提,将两人都斩杀。
后秦的阳城、荥阳两城都投降晋军,晋军进军到成皋。后秦征南将军、陈留公姚洸镇守洛阳,派使者向长安求救。后秦主姚泓派遣越骑校尉阎生率领三千骑兵救援洛阳,武卫将军姚益男率领一万步兵协助守卫洛阳,又派遣并州牧姚懿南下驻守陕津,作为洛阳的声援。宁朔将军赵玄对姚洸说:“如今晋军入侵越来越深,人心惊骇动摇,我们寡不敌众,如果出战失利,国家大事就完了。应当集中各据点的兵力,坚守金墉城,等待西部援军到来。金墉城攻不下来,晋军必定不敢越过我们向西进军,这样我们就能不战而坐待晋军疲惫。”司马姚禹暗中与檀道济勾结,主簿阎恢、杨虔都是姚禹的同党,他们一起嫉妒赵玄,对姚洸说:“殿下凭借英武谋略,肩负一方重任;如今环城固守、显示软弱,恐怕会被朝廷责备吧!”姚洸认为有理,于是派赵玄率领一千多名士兵南下驻守柏谷坞,派广武将军石无讳向东驻守巩城。赵玄哭着对姚洸说:“我受三代君主(姚苌、姚兴、姚泓)的重恩,坚守的志向只有一死而已。但明公不听忠臣的话,被奸人误导,将来必定后悔。”不久后,成皋、虎牢都投降晋军,檀道济等人长驱直入,石无讳逃到石关后,又逃回洛阳。龙骧司马、荥阳人毛德祖与赵玄在柏谷交战,赵玄兵败,身受十几处伤,趴在地上大声呼喊。赵玄的司马蹇鉴冒着刀刃抱住赵玄哭泣,赵玄说:“我的伤已很重,你应该尽快离开!”蹇鉴说:“将军不能脱险,我离开后能去哪里!”最终与赵玄一起战死。姚禹翻越城墙投奔檀道济,甲子日,檀道济进逼洛阳。丙寅日,姚洸出城投降。檀道济俘获后秦士兵四千多人,有人提议将他们全部活埋,筑成京观(炫耀战功的土堆)。檀道济说:“讨伐有罪、安抚百姓,就在今天!”于是将俘虏全部释放遣返。从此,夷人、汉人都感动喜悦,前来归附的人很多。阎生、姚益男还没到达洛阳,听说洛阳已沦陷,便不敢再前进。
己丑日,朝廷下诏派遣兼司空、高密王司马恢之前往洛阳,拜谒五位先帝(宣帝、景帝、文帝、武帝、惠帝)的陵墓,并设置守卫。太尉刘裕任命冠军将军毛修之为河南、河内二郡太守,代理司州事务,驻守洛阳。
西秦王乞伏炽磐派秦州刺史王松寿镇守马头,逼近后秦的上邽。
十一月,甲戌日,北魏国主拓跋嗣返回平城。
太尉刘裕派遣左长史王弘返回建康,暗示朝廷赐予自己九锡(古代帝王赐给重臣的九种礼器,象征特殊荣宠)。当时刘穆之掌管留守事务,而刘裕的旨意从北方传来,刘穆之因此羞愧恐惧,生病卧床。王弘是王珣的儿子。十二月,壬申日,朝廷下诏任命刘裕为相国、总百揆(总领百官)、扬州牧,将十个郡封为宋公的封地,赐给九锡之礼,地位在诸侯王之上,仍兼任征西将军及司、豫、北徐、雍四州刺史。刘裕推辞不接受。
西秦王乞伏炽磐派遣使者拜见太尉刘裕,请求进攻后秦来效力。刘裕任命乞伏炽磐为平西将军、河南公。
后秦姚懿的司马孙畅劝说姚懿袭击长安,诛杀东平公姚绍,废黜后秦主姚泓,取而代之。姚懿认为可行,于是散发粮食赏赐黄河以北的夷人、汉人,想树立个人恩惠。左常侍张敞、侍郎左雅劝谏说:“殿下作为皇帝的同母弟弟,镇守一方,国家的安危祸福与您息息相关。如今吴地(晋朝)敌寇入侵,四个州已沦陷,西部的夏国骚扰边境,秦、凉二州战败覆没,朝廷已危如累卵。粮食是国家的根本,殿下却无故散发,耗尽国家储备,将来该怎么办?”姚懿听后大怒,将两人用鞭子打死。
姚泓听说后,召来东平公姚绍,秘密与他商议。姚绍说:“姚懿性情见识浅薄,容易被人左右。谋划此事的,一定是孙畅。只需派人火速征召孙畅,派抚军将军姚赞占据陕城,我前往潼关调度各军。如果孙畅奉诏前来,我就派姚懿率领河东现有的军队,共同抵御晋军;如果他不接受诏命,就公开他的罪行讨伐他。”姚泓说:“叔父的话,是拯救国家的计策。”于是派遣姚赞及冠军将军司马国璠、建义将军也玄驻守陕津,派武卫将军姚驴驻守潼关。
姚懿随即起兵称帝,向各州郡传递檄文,想运送匈奴堡的粮食给镇户。宁东将军姚成都抵抗他,姚懿用谦卑的言辞引诱,送佩刀作为誓约,姚成都不听。姚懿派骁骑将军王国率领几百名披甲士兵进攻姚成都,姚成都击败并擒获王国,派使者责备姚懿说:“明公作为皇室至亲,肩负重任,国家危难却不能救援,反而图谋不轨;三代先帝的神灵,难道会帮助明公吗!我将集结义兵,到黄河岸边与明公对质。”于是向各城传递檄文,阐明顺逆之道,征调军队和粮食讨伐姚懿。姚懿也征调各城士兵,但没有人响应他,只有临晋几千户人家响应。姚成都领兵渡过黄河,进攻临晋的叛军,将他们击败。安定人郭纯等起兵包围姚懿。东平公姚绍进入蒲阪,擒获姚懿,诛杀孙畅等人。
这一年,北魏卫将军、安城孝元王叔孙俊去世。北魏国主拓跋嗣非常惋惜,对叔孙俊的妻子桓氏说:“他活着时你与他共享荣华,死后能与他共赴黄泉吗?”桓氏于是上吊自杀,与叔孙俊合葬。
丁零人翟猛雀驱赶劫掠官吏百姓,进入白三间发动叛乱;北魏内都大官、河内人张蒲与冀州刺史长孙道生讨伐他。长孙道生是长孙嵩的侄子。长孙道生想进兵攻击翟猛雀,张蒲说:“官吏百姓并非乐意叛乱,而是被翟猛雀胁迫罢了。如今不加以区分,一并进攻,他们即便想回归善道,也无路可走,必定会同心协力,占据险要抵抗官军,不容易迅速平定。不如先派使者劝谕他们,声明不与翟猛雀同谋的人都不会被治罪,这样他们必定高兴地离散。”长孙道生听从了建议,投降的有几千户人家,让他们恢复旧业。翟猛雀与他的党羽一百多人逃走,张蒲等人追击,斩杀翟猛雀;左部尚书周几彻底讨伐残余党羽,将他们全部诛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