霎时间,御书房内的光线似乎微妙地扭曲了一下,烛火摇曳,众人眼前仿佛闪过一瞬的错觉——窗外淅沥的秋雨骤然化为鹅毛大雪,又顷刻变为盛夏骄阳,最后在万物生机勃发间回归雨夜。
四季更迭仅在弹指之间,虽瞬息恢复,却已足够让人心惊于其对幻术精妙绝伦的掌控力!
幻象敛去,寒惊容的声音带着一种令人信服的魔力继续响起:
“惊容别无所长,唯这身得自天道的幻媚之术,尚可一观。陛下欲行‘转世’盛典,昭告天下,必动玉玺,牵动国本。然国运关乎江山社稷,每抽取一分,便易引发天灾人祸,动摇民心根基,此乃饮鸩止渴,绝非长久之道。”
她话锋陡然一转,掷地有声:“若由惊容以幻术模拟国运流转之象,助陛下完成这‘转世’仪式,则可免此滔天忧患!既可全陛下安定天下之大计,又能保景国根基无恙,百姓免遭动荡之苦!陛下,此为一利!”
不等皇帝消化,她紧接着抛出第二份“礼物”,语气轻描淡写,却内容惊人:
“其二,清平教别的不敢说,耳目遍及天下,三教九流,皆有其路。惊容若得名分,清平教便是皇室延伸出去的耳目。这双眼睛,可替陛下看清这朝堂上下、江湖内外,每一处阴影里的蝇营狗苟,每一道针对皇权的阴谋暗流。此为二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御书房内落针可闻。寒惊容的话语,句句如同重锤,敲在盛常佑最核心的顾虑与需求之上。避免国运损耗、稳定完成仪式、获取隐秘情报……这些筹码,对于一个内忧外患的帝王而言,诱惑力太大了。
尹惜君的声音骤然响起:“幻术再真,亦是虚妄。欺天之举,妄图蒙蔽天道,干扰国运显现,恐遭反噬,祸及社稷。陛下,此举关乎国本,绝非此等幻媚之术可轻侮,三思。”
尹惜君不是不知道幻术根本无损天道,但她此刻必须要要做一个恶人,所以才出言。此时她的气息如同冰针,牢牢锁定寒惊容,带着毫不掩饰的警告与杀意。
面对尹惜君几乎凝成实质的杀气,寒惊容却恍若未觉,反而对着御座上的皇帝笑得更加妩媚动人,她轻轻摇头,语气带着一种令人恼火却又难以反驳的“坦诚”:
“国师大人所言,字字珠玑,惊容佩服。故而惊容方才所言,并非要欺天瞒道。”
她再次巧妙偷换概念,将风险等级骤然降低:“这幻术并不是欺瞒天道,只是瞒过天下人眼即可。百姓所见,百官所见,乃至史册所载,都只会是陛下希望他们看到的、无比真实的‘景象’与‘效果’。至于天道反噬……陛下乃真龙天子,受命于天,陛下之意愿,陛下为稳固江山社稷所行之法,本身便是天意的一部分,不是吗?幻术不过是工具,执工具而行天意者,乃是陛下!”
她将皇帝捧到了裁决者的高度,将风险巧妙地转化为“技术性”的舆论操控问题,而最终的决定权和“天命合法性”,则完全归于皇帝自身。
盛常佑的目光在寒惊容那张美艳绝伦却又危险丛生的脸上久久停留,指节轻敲着紫檀木御案,发出沉闷而规律的嗒嗒声,显露出内心的剧烈权衡。
他知道眼前这个女人是一条色彩斑斓的毒蛇,她的话甜如蜜,却可能暗藏穿肠毒药。
她的野心绝不止于一个太子妃之位!但是,她给出的条件实在太诱人。避免动用玉玺损耗国运,平稳度过“转世”这一关,还能得到一个庞大而隐秘的情报网络……
这对于当前危机四伏的景国而言,无异于雪中送炭。
而代价,目前看来,似乎只是一个太子妃的虚名,和一个女人的野心。这份野心,在皇权的笼子里,或许反而更好监控和控制。
与可能获得的利益相比,这个风险,似乎……可以一冒。
至于清平教成为国教?那是绝无可能!冷相俦留下的摊子太过污秽,必须加以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