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大人物(2)

九两金 是我老猫啊 2396 字 13天前

“华盛顿的刀已经架在我们所有人的脖子上了。格兰特总统需要平息舆论,国会里的鬣狗们等着分食我们的尸体。继续互相撕咬,结局只有一个:大家一起沉入太平洋喂鱼。”

冰冷的现实刺穿了仇恨,

阿尔沃德嘶哑地开口:“我的卡尔…不能白死!凶手必须付出代价!还有那些煽动暴乱的渣滓……”

“代价当然要付,”

民主党的老议员冷冷打断,“但不是现在,市长先生。当务之急是堵住调查团的嘴,把火引开。党派很多人的政治前途,”

他瞥了一眼钱伯斯,“还有钱伯斯先生的商业帝国,都系于一线。”

钱伯斯缓缓吐出一口烟圈,“索恩已经自杀了,里卡多也成了码头废墟里的一具焦尸。华盛顿需要交代,我们就给他们一个圆满的交代。一个足够分量的替罪羊,平息舆论的怒火;一次干净利落的结案,堵住司法部的深入追查。至于真凶……”

他眼中寒光一闪,“平克顿的猎犬已经放出去了。”

一场肮脏的交易在烟雾中迅速达成。

阿尔沃德市长付出了最惨痛的代价:他被迫同意“提前退休”,其名下大部分产业将被“捐赠”用于“安抚”华盛顿的关键人物,换取司法部调查的方向性引导和个人刑事豁免的模糊承诺。

作为交换,共济会高层势力将确保他免于牢狱之灾。

民主党保住了布莱恩特这个市议员的席位,但作为代价,通往市长宝座乃至更高层的道路最近几年被补偿给共和党,成为这次危机中一个被拔掉爪牙的幸存者。

钱伯斯则承诺动用其庞大的政治献金网络,全力影响联邦层面的舆论导向。

替罪羊计划的核心迅速成型:利用平克顿侦探社无孔不入的情报网络和“制造证据”的拿手好戏,将码头暴乱定性为“受外国势力煽动、由激进劳工和苦力共同发起的、针对美国法律秩序的武装叛乱”。

至于走私案本身,罪名将全部推给已“自杀”的索恩和在暴乱中被杀的里卡多,彻底斩断通往市长、议员和钱伯斯的线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但是,”

调解人锐利的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钱伯斯脸上,“那个真正在幕后搅动风云,点燃了这把差点烧死我们所有人的火……那个至今也没查到身份的人,还有他整合起来的底层劳工势力,必须铲除。这种破坏规则、敢于利用底层暴力的毒蛇,绝不能留。”

最后他冷冷地看了一眼被临时推出来主事的民主党老议员。

作为最先破坏规矩的人,布莱恩特这些天经受了三次直接的刺杀,这城里有太多人想要他的命。

他直接死在自己庄园门口,尸体在马车里被打成筛子。

不少商人和政客联合体都直觉性得把码头暴乱的原因归咎于他身上。

事实上,被抓获的烧毁起重机的罪魁祸首,已经主动交代了布莱恩特和他助手的安排。

要不是爱尔兰人为主的党派立即反应过来,做出切割,并且主动提议休战,民主党的势力还要被疯狂针对。

共识瞬间达成。

共同的恐惧催生了共同的杀意。

为了彻底杜绝类似码头暴乱的威胁,一项更恶毒的方案在市议会紧锣密鼓地推进:《排外居住法案》,旨在将华人彻底禁锢在狭小的唐人街内,剥夺其自由迁徙和购置城外土地的权利;

《反集会与煽动法》,则赋予警方无限权力,可以“危害公共安全”为名,随时驱散任何三人以上的工人集会,扼杀一切组织化反抗的苗头。

法律,即将成为他们重新勒紧底层脖颈、巩固摇摇欲坠权力的冰冷绞索。

旧金山的天空阴云密布,一场由顶层精英精心策划、规模空前的种族清洗风暴,正在快速酝酿成形。

————————————

然而,唐人街在陈九的铁腕之下,如同一块沉默而坚硬的礁石。

总会馆的意志就是法律。

街口巷尾,身着短褂的华人汉子们目光警惕,任何陌生的面孔。

尤其是白人,都会引起无声的注视和迅速的“护送”离开。

陈九严令:洋人暂时不得踏入街区界限半步,内部的任何异动格杀勿论。

一边,是手握权柄、财富和舆论机器,正不择手段煽动种族仇恨以求金蝉脱壳的腐朽巨兽;

另一边,是团结一心、壁垒森严、在沉默中磨砺爪牙、准备迎接最终审判的新生力量。

码头暴乱的硝烟并未成为事件的终结,它只是拉开了旧金山历史上最黑暗也最激烈一章的序幕。

平克顿侦探阴鸷的目光在唐人街外围逡巡,市议会里排华法案的辩论声浪渐高,军队的刺刀在远处若隐若现。

陈九站在高处,望着城市上空翻滚的乌云。

风暴将至,新的对峙又将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