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拥抱与更深的捆绑

九两金 是我老猫啊 3530 字 13天前

“比那更重要。”陈九抬起头,

“我要开一家先进的造船厂。一家能造出蒸汽铁甲舰的现代化造船厂。”

菲德尔脸上的玩世不恭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凝重。

他放下酒杯,身体前倾,死死地盯着陈九:“陈,告诉我,你不是在开玩笑。”

“你知道那意味着什么吗?那不是生意,那是战争!是叛乱!美国政府绝不可能允许任何私人,尤其是一个中国人,拥有那样的力量!”

“你看我像是在开玩笑吗?”陈九反问。

“这些年,我看得太多了。”

“我看到了横滨港里那些挂着太阳旗的日本军舰,看到了香港维多利亚港里英国人的铁甲舰队,也看到了美国人自己的白舰队是如何在海上耀武扬威的。

我还看到了大清国。我见过了刘坤一那样的封疆大吏,也见过了陈兰彬那样的钦差大臣。他们不是傻子,他们也知道船坚炮利的重要性。他们也在搞洋务,也在花大价钱从欧洲买军舰,买大炮。”

“但是,他们只知买,不知造。他们以为花钱就能买来国防,买来尊严。

我一个渔民而已,在美国几年,我都看清了。

一艘军舰,从设计到下水,再到形成战斗力,背后需要的是什么?是钢铁厂,是发动机厂,是能造出合格炮管的兵工厂,是无数懂得操作和维修这些复杂机器的工程师和技术工人!是一整套完整的工业体系!这些东西,是花多少钱都买不来的!”

“买来的船,打起仗来,炮弹坏了一颗,都得看洋人的脸色。船身破了个洞,都得求着洋人的船厂来修。这样的水师,不过是一支雇佣军,一支随时可能被掐断脖子的纸老虎!

大清国的那些官老爷,永远也想不明白这个道理,或者说,他们根本就不想明白。因为造船太难,太慢,远不如花钱买来得省事,远不如把银子揣进自己口袋里来得实在。”

“买船不造船,一旦手中的剑钝了、断了,就只能任人宰割。这就是如今大清国的现状,也是我们所有海外华人困境的根源。”

“我不能再走这条死路了。”

“斯坦福和他的东西方轮船公司,现在发展的很快,太平洋的航运占了至少四成。我虽然有股份,但终究是寄人篱下。他们的船,是英国人造的。他们的核心技术,掌握在白星公司手里。我们只是一个提供廉价劳动力和部分资本的次要伙伴。这种关系太脆弱了。”

“好吧,陈。”

菲德尔长长地舒了一口气,重新靠回沙发里,他似乎接受了这个疯狂的想法,并开始以一个战略家的角度来审视它,

“就算你说得都对。那么,下一个问题是,在哪里建?在谁的名下建?”

“这正是我想和你商量的。”陈九的目光转向菲德尔,

“菲德尔,以你判断,如果我想在海外建立这样一座工厂,哪里是最好的选择?”

“从纯粹的工业基础、技术水平和熟练工人的角度来看,世界上只有一个地方是最佳选择,英国。”

“格拉斯哥的克莱德河畔,纽卡斯尔的泰恩河畔,那里汇聚了全世界最顶尖的造船厂和工程师。阿姆斯特朗、维克斯……这些名字就代表着最先进的战舰技术。那里的钢铁产量、煤炭资源、配套产业链,都是现成的。如果我们能在那里收购或者建立一家船厂,技术上的问题将是最小的。”

“但是,”菲德尔的脸色变得凝重,“政治上的风险,也是最大的。”

陈九点了点头,“英国人绝不会允许一座由华人资本控制的、能生产战略武器的工厂,出现在他们的心脏地带。那不仅仅是商业竞争的问题,那是对他们国家安全的直接挑战。”

“代理人的手段恐怕也并不可行,在英国腹地建厂,资金来源一定会被重重审查。”

他用一种近乎自嘲的语气说道:“我几乎可以想象到那样的场景。我们的工厂刚刚投产,密探就会像苍蝇一样围上来。紧接着,国会就会通过某个专门针对我们的法案,报纸上会充斥着黄祸威胁论。

最后,他们会找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比如危害国家安全或者违反技术出口管制,将工厂没收,投资血本无归。竹篮打水一场空,辛辛苦苦,最后不过是为女王陛下的海军,免费建了一座新船厂。”

“你说的对,陈。英国绝对不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那么,美国呢?”

“这里是新大陆,是冒险家的乐园,也是……一个对规则不那么尊重的国家。这里的工业基础虽然不如英国,但也在飞速发展。东海岸的费城、波士顿,同样拥有世界一流的造船厂和技术工人。”

“美国……”陈九重复着这个词,目光再次投向窗外那片灰蒙蒙的城市,

“这里的问题,和英国不同,但同样致命。”

陈九接着说道,“美国的海军虽然远不如英国强大,但他们同样有自己的利益集团。我委托卡洛律师调查,那些与海军部关系密切的东海岸造船大亨,比如克朗普、罗奇,他们会允许一个新的、被调查出有华人背景的竞争对手,来抢夺海军的订单吗?他们会用尽一切商业上和政治上的手段,把我们扼杀在摇篮里。”

就在这时,斜靠在沙发里的菲德尔,突然轻笑了一声。

“陈,我听明白了,你又来给我送钱了。”

“让我想想……大西洋与太平洋造船及钢铁公司,听起来怎么样?它的创始人,是信誉卓着的加州太平洋铁路公司的总裁,潮汐垦荒公司总裁,加州共济会成员。它的成立目的,是为了满足公司日益增长的、横跨两大洋的运输需求,是为了给公司在加拿大承建的宏伟铁路项目提供钢轨、桥梁和机车。这一切,听起来是不是合情合理?”

“铁路公司需要自己的货轮来运输物资和产品,需要自己的船厂来维修和建造船只,没有人会怀疑一家铁路公司为什么要建立钢铁厂和造船厂。”

菲德尔打了个响指,“我现在是宣过誓的美国公民,可以公开地从欧洲招募最好的工程师,从费城和波士顿雇佣最熟练的工人。大规模购买高品质的煤炭,甚至买下一个煤矿。我可以以一个爱国商人的身份,去游说华盛顿的议员,争取政府的支持和订单。我可以让这家公司,看起来和这个国家的任何一家大型工业企业,都没有任何区别。而它真正的股东,则可以永远隐藏在幕后。”

“你的资本,陈,”

菲德尔的目光最终落在了陈九的身上,“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明目张胆地出现在任何一份文件上。它必须通过无数个卡洛能够设立的、看起来毫无关联的公司、信托基金,以投资或贷款的形式,悄无声息地注入进来。这会是一个极其漫长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极大的耐心。船厂,不可能一蹴而就。”

“我明白。”

陈九点了点头,笑了笑。

”我只是担心也许你会拒绝。”

菲德尔撇了撇嘴,“你就当我是一个商人吧,你既然信任我,我也没必要推辞。我们是生死之交。”

“我巴不得你多送点钱给我。”

“说实话,我甚至觉得只需要你去奋斗就好了,我只需要躺在家里接收你的产业。等你死了,我就是东海岸最大的商业霸主。”

“你那个华人总会记得给我留一个位置。”

他调侃两句之后,重新说回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