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第5节5 硙ái“行积冰之硙硙兮,清泉冱而不流”

硙,ái,坚固的样子。张衡《思玄赋》:“行积冰之硙硙兮,清泉冱(hù)而不流。”(冱:乃凝固冻结。)

张衡《思玄赋》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原文选段

行积冰之硙硙(ái)兮,清泉冱(hù)而不流。

寒风凄其永至兮,拂穹岫之骚骚。

注释

硙硙:冰雪堆积厚重的样子。

冱:冻结凝固。

穹岫:山洞、岩穴。

骚骚:风声凛冽。

翻译

(我)行走在厚重堆积的冰雪之上啊,清冽的泉水也已冻结无法流淌。

寒风凄冷而永无止境地吹来啊,掠过山洞发出凛冽的呼啸。

创作背景

1. 时代环境:

张衡生活在东汉中期(公元78-139年),当时外戚宦官专权,政治腐败。他因正直敢言遭排挤,深感理想难以实现。

2. 个人境遇:

《思玄赋》创作于张衡任侍中期间,因遭宦官谗言,忧惧灾祸而作。赋中借游仙之思,抒发对现实的不满与对理想的坚守。

3. 文学传统:

继承屈原《离骚》的浪漫主义手法,以神话、天文、地理意象构建精神世界,表达“玄远之思”。

故事寓意

1. 象征手法:

“积冰”“清泉冱”:象征政治环境的严酷与人才被压抑的困境。

“寒风”“穹岫”:暗喻权势的冷酷与世道的艰难。

2. 核心思想:

通过描写险恶的自然环境,表达对现实政治的不满,同时展现坚守高洁品格的决心。

赋末以“御六气之变”升华至超脱境界,体现道家“避世存真”的思想。

张衡生平介绍

1. 基本信息:

字平子,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人,东汉着名科学家、文学家、政治家。

精通天文、历算,创制世界上最早的水力浑天仪、候风地动仪。

2. 文学成就:

代表作《二京赋》批判贵族奢侈,《归田赋》开创抒情小赋先河。

《思玄赋》是其玄学思想与文学才华的集中体现。

3. 仕途与思想:

曾任太史令、侍中,晚年出任河间相,整肃吏治。

融合儒家济世精神与道家自然哲学,一生致力于探求天地人之“道”。

延伸知识

《思玄赋》名称源自《周易》“探赜索隐,钩深致远”,体现张衡对宇宙人生的深邃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