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第4节1 媕ān,“讵肯感激徒媕娿”

· 讵肯: 讵(jù),岂,怎。讵肯,即岂肯,怎么愿意。

· 感激: 指内心感动而振奋,产生积极的行动力。(与现代汉语的“感谢”有区别,更侧重于内心的感奋和激动)。

· 徒: 只是,仅仅。

· 媕婀(ān ē): 连绵词,形容依违随人、没有主见、犹豫不决的样子。

三、翻译

朝中的那些高官们一个个老于世故,(面对如此珍贵的文物)他们怎么会内心感动、奋起行动呢?只不过是态度模棱两可、犹豫不决罢了!

四、作者介绍

韩愈(768年-824年),字退之,河南河阳人,自称“郡望昌黎”,故世称“韩昌黎”。他是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 文学主张:他坚决反对六朝以来浮华的骈文文风,提倡恢复先秦两汉的散文传统,强调“文以载道”,要求文章要有充实的思想内容。

· 性格与仕途:韩愈为人正直敢言,屡次上书直言事弊,曾因谏迎佛骨触怒唐宪宗,被贬至潮州。这种刚正不阿、勇于担当的性格,与《石鼓歌》中讽刺的“媕婀”之臣形成了鲜明对比。

· 历史地位:苏轼评价他“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高度概括了他在文学和思想史上的不朽地位。

五、文中寓意

这两句诗是韩愈对当时官僚体系的尖锐批判,其寓意深刻:

1. 批判官僚主义的惰性:“老于事”并非真正的成熟,而是官场浸淫后失去锐气与担当的“官场病”。这些官员以“老练”自居,遇事首先考虑的是个人得失与人际关系,而非是非对错与国家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