闇àn,默默地。《三国志·魏书·王粲传》:“卿能闇诵乎?”前几个也可写作“暗”。
我们一起来深入解读《三国志》中这个关于“建安七子”之首王粲的着名典故。
一、故事原文与上下文
这段记载出自西晋史学家陈寿所着《三国志·魏书·王粲传》。
原文:
粲与人共行,读道边碑,人问曰:‘卿能闇诵乎?’曰:‘能。’因使背而诵之,不失一字。观人围棋,局坏,粲为覆之。棋者不信,以帊盖局,使更以他局为之。用相比较,不误一道。其强记默识如此。
上下文:
这段文字出现在《王粲传》的开头部分,在介绍了他的显赫出身(曾祖父、祖父皆为汉室三公)后,紧接着用这两个小故事来生动地展现他令人惊叹的记忆力,作为他“性善算,作算术,略尽其理。善属文,举笔便成,无所改定,时人常以为宿构”这一才华横溢形象的注脚。
二、注释与翻译
· 卿:古代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你”,带有亲切或尊重的意味。
· 闇诵:闇(àn),通“暗”,此处指默默记住。闇诵即默诵,背诵。指着文字读出来叫“诵”,不看着文字背出来叫“闇诵”。
· 乎: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 局坏:局,棋局。坏,这里指棋局被搅乱、棋子被打乱。
· 覆之:覆,恢复、复原。指将被打乱的棋局重新摆出来。
· 帊:pà,同“帕”,用来覆盖物体的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