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第15节1 媪ǎo,“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

媪ǎo,对老年妇女的敬称。《战国策·赵策四》:“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计短:考虑得太短浅了。)

这句话出自《战国策》中极为着名的篇章《触龙说赵太后》。这不仅仅是一个历史故事,更是一篇充满政治智慧和人生哲理的经典文本。

下面将为您详细讲述这个故事,并深入剖析其内涵与现实意义。

一、故事原文、注释及翻译

原文(节选):

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太后盛气而揖之。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窃自恕,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故愿望见太后。”太后曰:“老妇恃辇而行。”曰:“日食饮得无衰乎?”曰:“恃粥耳。”曰:“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嗜食,和于身也。”太后曰:“老妇不能。”太后之色少解。

左师公曰:“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窃爱怜之,愿令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没死以闻。”太后曰:“敬诺。年几何矣?”对曰:“十五岁矣。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太后曰:“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对曰:“甚于妇人。”太后笑曰:“妇人异甚。”对曰:“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曰:“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

左师公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太后曰:“然。”

左师公曰:“今三世以前,至于赵之为赵,赵主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曰:“无有。”曰:“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曰:“老妇不闻也。”“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

太后曰:“诺,恣君之所使之。”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兵乃出。

关键词注释:

· 媪(ǎo): 对老年妇女的尊称,这里指赵太后。

· 计短: 计划、考虑得短浅。

· 黑衣: 指王宫卫士,因当时卫士常穿黑衣。

· 填沟壑: 谦称自己的死亡。

· 燕后: 赵太后的女儿,嫁到燕国做了王后。

· 持其踵: 握着女儿的脚后跟。形容送别时依依不舍之情。

· 必勿使反: 千万不要让她回来。古代诸侯之女出嫁,只有被废或亡国才回娘家。所以这是祝福她能在燕国站稳脚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