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第20节5 奥ào,“遂与对榻讲论诸经奥义,每至夜分”

(朱熹)于是和(蔡元定)对着床榻,讲解讨论各种儒家经典的深奥义理,常常到半夜。

人物与着作介绍

1. 蔡元定:朱门领袖与多学科的巨擘

蔡元定(1135-1198),南宋着名理学家、律吕学家、堪舆学家,建州建阳(今福建建阳)人。他天赋极高,八岁能作诗,十岁便能日记数千言。其父蔡发曾授以二程《语录》、邵雍《经世》、张载《正蒙》,并告诉他:此孔孟正脉也。他一生不涉仕途,不干利禄,潜心学问。尽管朱熹视其为老友,他仍坚持执弟子礼。

蔡元定学识渊博,于书无所不读,于事无所不究,尤其精擅天文、地理、乐律、历数、兵阵之说。朱熹曾赞叹:人读易书难,季通读难书易。庆元党禁中,他被诬为朱熹左右羽翼,贬谪湖南道州,最终病逝贬所。

2. 朱熹与蔡元定的合作

朱熹与蔡元定亦师亦友,关系密切。他们曾在建阳西山与云谷山之间悬灯相望,夜间以灯为号,传递学术疑难,次日往来商讨。蔡元定是朱熹重要的学术合作者与协作者,朱熹疏释《四书》、撰写《易传》、《诗传》、《通鉴纲目》等,皆与蔡元定往复参订;而《易学启蒙》一书,更是由蔡元定起稿。

3. 主要着作

蔡元定着述宏富,涵盖多个领域。其主要着作包括《律吕新书》、《皇极经世指要》、《易学启蒙》(起稿)、《八阵图说》等。这些着作体现了他在理学、象数学、乐律学、军事学等方面的精深造诣。

核心寓意与深刻启示

对榻讲论至夜分的场景,其意义远超一个简单的勤学故事:

1. 亦师亦友的知音之交:朱熹与蔡元定的关系,是学问上相互砥砺、人格上相互敬重的典范。他们超越了简单的师徒名分,展现了思想碰撞的愉悦与学术合作的深度。

2. 对的执着探究:他们的讲论不止于文字表面,而是直指经典的——那些深藏于文本背后的宇宙、人生与心性的根本道理。这体现了宋儒格物致知、穷理尽性的学术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