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猗猗:音 yī yī,形容植物修长而茂盛、美丽的样子。
· 释义:绿色的竹子修长而茂盛。
【第一章现代翻译】
眺望那淇水弯曲的岸边,绿竹葱翠,修长茂盛。
那位文采斐然的君子,(治学修身)如同切割骨角,锉平象牙,雕琢美玉,磨光宝石一般精益求精。
他神态庄重而宽厚,地位显赫而光明。
这样一位文采斐然的君子,真是让人永远无法忘怀啊!
创作背景与诗歌主旨
1. 诗歌主旨:一曲君子的赞歌
《淇奥》是一首赞美卫武公的诗歌。据《毛诗序》记载:“《淇奥》,美武公之德也。有文章,又能听其规谏,以礼自防,故能入相于周,美其德也。”卫武公是西周末年至东周初年卫国的一位有道明君,他品德高尚,富有文采,善于纳谏,治国有方。
2. “绿竹”的象征意义
诗人没有直接歌颂,而是从淇水岸边的绿竹起兴。竹子在中国文化中,自古就象征着:
· 坚韧有节:象征君子的气节与原则。
· 虚心挺拔:象征君子的谦逊与正直。
· 四季常青:象征君子的德行永恒。
· 生长不息:象征君子的学问与修养日益精进。
因此,“绿竹猗猗”不仅仅是一处风景,它是对君子风范最贴切、最优雅的比喻。
核心寓意与深刻启示
这首诗,尤其是开篇两句,蕴含了关于人格修养的完美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