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第1节1 讹é,“京师无故讹言大水至”

讹é,谣言。《汉书·成帝纪》:“京师无故讹言大水至。”阿(ē),见之前页。

我们来详细解读《汉书·成帝纪》中“京师无故讹言大水至”这一记载背后的故事。

这是一个非常着名的汉代社会恐慌事件,不仅揭示了当时的社会心理,也展现了汉成帝的应对方式。

一、 原文与上下文

这段记载出现在《汉书·卷十·成帝纪》中,发生在汉成帝建始三年(公元前30年)的秋天。

原文:

建始三年秋,京师民无故相惊,言大水至,百姓奔走相蹂躏,老弱号呼,长安中大乱。

天子亲御前殿,召公卿议。大将军凤以为太后与上及后宫可御船,令吏民上长安城以避水。群臣皆从凤议。

左将军王商独曰:“自古无道之国,水犹不冒城郭。今政治和平,世无兵革,上下相安,何因当有大水一日暴至?此必讹言也。不宜令上城,重惊百姓。”上乃止。

有顷,长安中稍定,问之,果讹言。上于是美壮商之固守,数称其议。而凤大惭,自恨失言。

二、 注释与关键词

· 建始三年:公元前30年,是汉成帝在位的早期。

· 京师:指西汉都城长安(今陕西西安)。

· 无故相惊:没有缘由地互相惊吓。描绘了恐慌在人群中自发传染的景象。

· 大水至:洪水要来了。

· 奔走相蹂躏:人们奔跑逃难,互相踩踏。形容混乱至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