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隋宫廷,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却掩不住那股腐朽衰败之气。那后隋皇帝小儿,年仅二十来岁,生得眉清目秀,本应是朝气蓬勃、励精图治之龄,却整日沉溺于温柔乡中,无心管理朝政。
每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宫廷的琉璃瓦上,别的帝王或许已在早朝上与群臣商议国事,而后隋皇帝却还在那锦被之中,与几个妃女缠绵悱恻。宫女们小心翼翼地伺候着,生怕惊扰了皇帝的美梦。待日上三竿,皇帝才懒洋洋地起身,在妃女们的簇拥下,来到那奢华的浴池中嬉戏。那浴池中花瓣飘香,水汽氤氲,皇帝与妃女们嬉笑打闹,全然不顾外面的世界已是战火纷飞。
宫廷之外,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苛捐杂税如潮水般涌来,百姓们苦不堪言。农田荒芜,饿殍遍野,而皇帝却依旧在宫中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那些忠心耿耿的大臣们,多次上书劝谏,希望皇帝能够振作起来,关心国家大事。然而,皇帝却将那些奏折扔在一旁,继续与妃女们寻欢作乐。
这一日,云州城被徐骁攻破的消息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后隋宫廷中炸开了锅。原来,徐骁率领着徐家军,一路势如破竹,直逼后隋的大门——云州城。那云州城的将军,因善于防守闻名于中原,在前几年力荐下,皇帝终于答应他坐镇云州城。平日里带着士兵操练,形成了强悍的防御作风。而一开始就派人去后隋朝廷请兵支援,结果到了朝廷兵部里,相互推诿,始终没有派兵前去云州城,此次面对三十万徐家军的猛烈攻击,最终坚持了近两个月,以身殉国,云州城已被徐家军攻破。
后隋的老丞相,乃是历经三朝的元老重臣,其一生对国家忠心耿耿,为后隋的繁荣昌盛立下了赫赫战功。然而,当他得知云州城被攻破的噩耗后,心中的焦急如熊熊烈火一般燃烧起来。
老丞相心急如焚,全然不顾皇宫内禁军的阻拦,毅然决然地冲进了后隋皇帝的后宫。他脚步匆匆,仿佛每一步都承载着国家的命运和百姓的希望。
终于,老丞相来到了皇帝的寝宫前。他猛地推开寝宫的大门,一股奢靡之气扑面而来。然而,当他看清眼前的景象时,心中的怒火瞬间被点燃到了极致。
只见那皇帝与几个妃女竟然一丝不挂地在寝宫中嬉耍着,他们的笑声在寝宫中回荡,仿佛完全没有意识到国家正面临着巨大的危机。
老丞相只觉得一股热血涌上心头,他怒不可遏地指着皇帝,声音因愤怒而颤抖:“陛下啊!如今云州城已破,国家危在旦夕,您却还在这里贪图享乐,整日不理朝政,如此行径,成何体统!”
皇帝正沉浸在温柔乡中,被老丞相这突如其来的闯入吓得魂飞魄散。他手忙脚乱地用被子遮住自己裸露的身体,满脸羞惭地怒喝道:“大胆!你这老匹夫,竟敢擅闯后宫,惊扰朕的清梦,该当何罪!”
老丞相气得浑身发抖,他瞪大双眼,死死地盯着皇帝,仿佛要喷出火来。他指着皇帝的手不停地颤抖着,嘴唇也因极度的愤怒而变得苍白。
“陛下啊,您可知道云州城对于我们国家意味着什么?那是我们的南方门户,一旦失守,敌人便可长驱直入,直捣京城啊!如今云州城已破,百姓流离失所,国家危在旦夕,您却还在这里纵情声色,不理朝政,您对得起列祖列宗吗?”老丞相越说越激动,最后猛地吐出一口老血,身体像失去支撑一般,瘫倒在地上。
皇帝见到老丞相受伤的模样,心中不由得一惊,他立刻传召御医前来,将老丞相带去救治。经过一夜的焦急等待,终于迎来了第二天。
这一天,皇帝竟然破天荒地召开了朝会。当他步入朝堂时,整个朝堂的气氛异常压抑,让人几乎无法呼吸。皇帝面色苍白如纸,毫无血色,他的眼神中流露出一丝难以掩饰的恐惧。
就在这时,老丞相强忍着病痛,步履蹒跚地走进朝堂。他手中紧握着一份徐骁派人送来的劝降书,缓缓地走到皇帝面前,将其呈递上去。
皇帝接过劝降书的瞬间,仿佛被一股强大的力量击中,身体猛地一颤,呆坐在龙椅上。他的双手不受控制地颤抖着,仿佛那封劝降书是一只可怕的猛兽,随时都会将他吞噬。
皇帝瞪大了眼睛,死死地盯着手中的劝降书,仿佛不敢相信自己所看到的一切。他的喉咙干涩,艰难地发出声音:“这……这是真的吗?”
他茫然失措地看向朝堂上的众大臣,结结巴巴地问道:“不知道各位大人对此有何看法?”然而,朝堂上却是一片死寂,所有的大臣都像被施了定身咒一般,沉默不语,谁也不敢轻易开口。
老丞相见状,心知不能再让局面僵持下去,于是他挺身而出,率先打破沉默:“陛下,依老臣之见,我们不妨派遣使者前往后宋。毕竟,他们与我们后隋唇齿相依,如果我们后隋灭亡,那么他们后宋也必然难逃厄运。我们可以与后宋结盟,共同对抗徐家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老丞相的话音刚落,朝堂上顿时炸开了锅。那些主战派的大臣们情绪激动,纷纷附和道:“臣附议!陛下,我们绝对不能坐以待毙啊!徐家军来势汹汹,如果我们不主动出击,他们必然会得寸进尺,到时候我们就会陷入被动挨打的局面。我们后隋的将士们都是英勇善战之辈,只要我们团结一心,众志成城,还是有机会能够将徐家军击退!”
主战派中,一位身材魁梧的武将更是激动地站了出来,他的声音如同洪钟一般响亮:“陛下,末将愿率领大军,与徐家军决一死战!末将对我大隋的将士们充满信心,只要陛下一声令下,末将定当身先士卒,奋勇杀敌,让那徐骁知道我们后隋可不是好惹的!”
然而,主降派的大臣们却对主战派的观点持有不同意见。其中一位文官站了出来,他的语气显得有些忧虑:“陛下,我们大隋和后宋之间的仇恨可是由来已久啊!如今我们去祈求后宋援助,这岂不是让我大隋颜面尽失?而且,与后宋结盟,就如同与虎谋皮一般,谁能保证后宋不会趁机吞并我们呢?到时候,我们可就真是引狼入室了啊!”
就在这时,另一位主降派的大臣站了出来,他面色凝重地说道:“陛下啊,您可千万不要被主战派的言辞所蒙蔽啊!谁说投降就一定是死路一条呢?您难道不知道那徐家军可是出了名的仁义之师吗?他们对于那些不反抗的士兵和百姓,向来都是以礼相待的啊!”
这位大臣的话,让朝堂上的气氛变得更加紧张起来。主战派的大臣们纷纷怒视着他,而主降派的大臣们则暗自点头,表示赞同。
主战派的大臣们立刻反驳道:“你们这些主降派的家伙,简直就是贪生怕死之徒!投降是一种极其懦弱的行为,只有战死沙场,才能够光宗耀祖,才能够不辱没我们大隋的威名!”
主降派的大臣们也毫不示弱,他们针锋相对地回应道:“你们这些主战派的人,不过是一群头脑简单的莽夫罢了!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我们能够保住性命,就一定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朝堂之上,争吵声、谩骂声此起彼伏,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皇帝坐在龙椅上,看着眼前这混乱的场面,只觉得头疼欲裂。他一会儿看看主战派的大臣们,一会儿看看主降派的大臣们,心中犹豫不决,不知道到底该听从谁的意见才好。
就在两个派系争得面红耳赤、互不相让的时候,后隋的皇帝突然猛地一拍桌子,发出一声巨响,整个朝堂都为之一震。皇帝一脸严肃地说道:“这件事情,朕全权交由老丞相负责处理。朕近日来头痛欲裂,实在难以应付这些琐事,所有相关事宜,诸位爱卿直接与老丞相商议,由老丞相定夺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