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寒夜奇谋断军旗 血战都城铸传奇

徐骁就等着这一刻,在城门微微打开之际,他眼中闪过一丝兴奋和坚定,立刻命令大军向城内攻去。徐家军的士卒们如猛虎下山般冲向城门,他们呐喊着,挥舞着手中的兵器,向着城内的敌军发起猛烈进攻。他们的声音震耳欲聋,仿佛要将敌人的灵魂都震碎。

等到徐骁第一个冲进城内时,他看到的是一片惨烈的景象。派出去的五支部队全部战死,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完成了任务。最后,由一个满身是血的士兵,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将城门完全打开。这个士兵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和自豪,他虽然身负重伤,但依然坚守到了最后一刻。他的身体摇摇欲坠,但他的精神却无比高大。徐骁看着他,心中涌起一股敬意,他知道,这些士卒是徐家军的骄傲,是真正的英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很快,徐家军便突破城门,如潮水般涌入城内。在太阳升起之时,徐家军彻底掌控了北汉都城。城内的北汉军队在徐家军的猛烈攻击下,纷纷溃败。他们四处逃窜,试图寻找藏身之处,但徐家军却不会给他们这个机会。徐家军士卒们如同一群凶猛的猎犬,紧紧地追赶着敌人,不放过任何一个漏网之鱼。

而樊盛伟大将军见大势已去,率北汉的残部退守皇宫金銮殿,试图以巷战拖延时间。他深知,皇宫是北汉的最后一道防线,只要坚守住这里,或许还有一丝转机。于是,他指挥残部在皇宫周围布置防线,利用街道和建筑物的掩护,与徐家军展开巷战。街道上,尸体横七竖八地躺着,鲜血汇聚成了一条条小溪,流淌在石板路上。

徐骁率亲兵突入殿内,与樊大将军正面交锋。这是一场巅峰对决,两位名将都展现出了非凡的武艺和勇气。徐骁手持大刀,威风凛凛,每一刀都带着强大的力量,仿佛要将整个世界都劈开。

樊盛伟则挥舞着长枪,如蛟龙出海,灵活多变,枪尖闪烁着寒光,让人不寒而栗。两人在殿内你来我往,激战正酣。周围的士卒们都被他们的气势所震撼,纷纷停下手中的战斗,注视着这场决战。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敬畏和惊叹,仿佛在见证一场传奇的诞生。

直到日落时分,经过长时间的激战,徐骁终于找到了樊盛伟的破绽,他大喝一声,一刀斩下,阵斩敌将。樊盛伟倒在地上,鲜血染红了地面,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不甘和无奈。他一生征战无数,却最终倒在了徐骁的刀下。随着樊盛伟的倒下,北汉军队的士气彻底崩溃。徐骁趁势指挥徐家军发起总攻,俘虏了北汉皇帝,终结了北汉最后的抵抗。

然而,战争的残酷并没有就此结束。为了震慑北汉残留的反抗势力,徐骁下令屠城三日。这一命令让徐家军的士卒们心中充满了矛盾和痛苦,他们的脸上露出了痛苦和无奈的神情。他们深知,这些无辜的百姓也是战争的受害者,但他们更清楚,在这个乱世之中,只有绝对的威慑才能换来长久的和平。如果不采取强硬手段,北汉的反抗势力可能会死灰复燃,到时候会有更多的人陷入战争的苦难之中。

于是,他们含着泪,执行了命令。北汉王室及抵抗派系尽数剿灭,整个北汉都城陷入了一片血海之中。街道上,尸体堆积如山,惨叫声和哭喊声不绝于耳。孩子们失去了父母,老人失去了子女,整个城市弥漫着一股悲伤和绝望的气息。

自此,徐骁首次展现出‘人屠’的手段。他的名字,如同一把锋利的剑,让敌人闻风丧胆。在这场残酷的战争中,徐骁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为离阳王朝统一大业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但也留下了无尽的争议和血泪。他的传奇故事,也在这片土地上流传开来,成为了人们口中永恒的话题。

有人敬佩他的军事才能和果断决策,认为他是离阳王朝的功臣;也有人唾弃他的残忍手段,认为他是一个冷酷无情的屠夫。但无论如何,徐骁的名字,都将永远铭刻在历史的长河中,成为人们争论不休的对象。

————————————————

正所谓:

顾剑棠攻东越忙,徐骁趁隙伐北疆。

樊将守城如铁壁,七八月战未开疆。

冬夜雪飞寒气荡,骁率三百斩旗扬。

敌帜归来茅厕插,士气北汉顿消亡。

开春义山献良策,正面佯攻夜攀墙。

五队精兵齐奋勇,拂晓城破敌仓惶。

傍晚皇宫残兵丧,樊盛伟死剑光凉。

为慑余顽屠三日,人屠恶名自此扬。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