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风云变幻、战火纷飞的年代,离阳王朝大地被战争的阴霾所笼罩,各方势力为了争夺天下,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展开了殊死搏杀。徐骁,这位威名赫赫的将领,率领着徐家军一路披荆斩棘,剑指西楚,直逼西壁垒。一时间,西壁垒前战云密布,喊杀声震彻云霄,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战正激烈上演。
西壁垒,这座西楚精心构筑的防御要塞,宛如一座不可逾越的巨峰,横亘在徐家军面前。西楚军队凭借着天险与严密的防守,将西壁垒打造得固若金汤。城墙高大厚实,箭楼林立,城墙上布满了锋利的箭矢和滚木礌石。城下,护城河波涛汹涌,深不见底,河面上还漂浮着尖锐的木桩,仿佛是一头头张牙舞爪的猛兽,随时准备吞噬来犯之敌。
徐骁身披战甲,手持长枪,站在阵前,目光坚定地凝视着西壁垒。他深知此战的关键,也明白西楚军队的顽强抵抗。在他的指挥下,徐家军发起了多次猛烈的进攻,战士们如潮水般涌向城墙,他们奋勇攀爬,试图突破敌人的防线。然而,西楚军队的抵抗异常激烈,箭如雨下,滚木礌石如冰雹般砸落,徐家军一次次被击退,伤亡惨重。战场上,尸横遍野,鲜血染红了大地,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硝烟和血腥味。
就在徐骁于西壁垒前线与西楚兵甲叶白夔所镇守的防线展开持久鏖战之时,后方军营中却有着别样的温情与谋略交织,宛如黑暗中的一丝曙光,给这紧张的战局带来了一抹别样的色彩。
徐骁的妻子吴素,这位温婉贤淑、秀外慧中的女子,心系夫君安危。她深知战场凶险万分,每一刻都可能发生意外。为了能给徐骁在紧张的战事中带来一丝家的温暖,让他在疲惫与压力中找到心灵的慰藉,吴素不顾路途遥远和旅途劳顿,携大女儿徐脂虎风尘仆仆地赶赴军中。
当吴素和徐脂虎踏入军营的那一刻,仿佛一阵春风拂过,给这弥漫着硝烟的地方带来了几分生机与柔情。吴素身着一袭白色长裙,虽略显疲惫,但依旧难掩其优雅气质。她眼神温柔,面带微笑,轻声细语地安慰着战士们,为他们缝补衣物,照顾伤员。她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语,都如同一股暖流,流淌在战士们的心中,让他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徐脂虎,这位活泼灵动的少女,如同一只欢快的小鸟,在军营中穿梭嬉戏。她与战士们打成一片,给他们讲述着外面世界的趣事,逗得大家哈哈大笑。她的笑声清脆悦耳,如同银铃般在军营中回荡,驱散了战争带来的阴霾,让战士们在紧张的战斗之余,能够放松片刻。
而此时面对西壁垒最后一道防线,战局却陷入了胶着状态,如同陷入了一个无法挣脱的泥沼。李义山,这位徐骁麾下足智多谋、心思缜密的智谋阴才,整日凝视着地图,眉头紧锁,仿佛要将这地图看穿,从中找出破局之策。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焦虑与沉思,脑海中不断浮现着战局的种种可能。
西壁垒坚固难攻,西楚军队凭借着天险与严密的防守,让徐家军一时难以突破。长久这般耗下去,对徐家军极为不利。粮草的消耗如同流水一般,每天都有大量的粮食被运往前线,但依旧难以满足军队的需求。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战士们的士气也开始出现起伏。长时间的战斗让他们身心疲惫,对胜利的信心也逐渐动摇。如果不能尽快打破僵局,徐家军将陷入更加被动的局面。
这一日,营帐中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李义山在营帐中来回踱步,脚步急促而沉重,每一步都仿佛踏在人们的心上。他的脑海中不断思索着各种可能的战略,时而皱眉沉思,时而喃喃自语。突然,他眼前一亮,仿佛一道闪电划过黑暗的夜空,一个大胆而又极具战略眼光的计划在他心中成型。
他急忙派人去请徐骁及众人前来商议。待众人落座,营帐中的气氛依旧紧张而凝重。李义山目光坚定,眼神中透露出一种自信与果敢,他缓缓说道:“将军,如今我们与西楚在西壁垒僵持不下,长久消耗,恐生变故。西楚地域辽阔,若我们一直在此与他们纠缠,其他诸侯国可能会趁机坐大,对我们形成威胁。依我之见,不妨趁机派一支部队直接绕道进攻西蜀。西蜀地处要冲,物产丰富,是西楚的重要盟友和物资供应地。若我们先将其灭了,西楚则失去了唯一的西蜀支援,成为孤军。届时,我们再举全军之力攻打西楚,想必会轻松许多!”
众人听闻,皆陷入沉思。这计划虽大胆,却也不失为一条破局之良策。然而,其中蕴含的风险也让众人心生顾虑。此时,人群中一人眼中闪过一丝激动与感激,此人正是出生于春秋十大豪阀之一的大楚绿亭赵氏嫡长孙赵长陵。
赵长陵家族与西蜀皇族有着血海深仇,这仇恨如同熊熊燃烧的火焰,在他心中燃烧了多年,从未熄灭。昔年,他的姐姐怀胎六月时,竟被西蜀皇帝毒杀。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姐姐本应沉浸在即将成为母亲的喜悦之中,却没想到遭遇了如此惨绝人寰的悲剧。当消息传来,赵家上下如遭雷击,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赵长陵看着姐姐冰冷的尸体,泪水夺眶而出,他发誓一定要为姐姐报仇雪恨。
小主,
这等深仇大恨,让赵长陵痛不欲生。愤而之下,他率六百仆役毅然投奔徐骁,只为有朝一日能报此仇。多年来,他跟随徐骁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战功,但心中为姐姐报仇的信念却从未动摇。
如今听到李义山提出攻打西蜀之策,赵长陵怎能不激动?他眼带着感激看向李义山,那目光中满是谢意与期待,仿佛看到了为姐姐报仇的希望。李义山见状,捋了捋自己的小胡子,微笑着说道:“赵兄不必如此,此乃为大局着想,能为你报些私仇,也算是一桩美事。我们既是为了徐家军的胜利,也是为了帮你完成心愿。”
徐骁看着众人,又仔细权衡着利弊。他知道,这一决策关乎着整个战局的走向,容不得半点马虎。一旦决策失误,可能会导致徐家军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于是,他召集两位谋士李义山、赵长陵以及几个义子,一同深入商议。
众人各抒己见,气氛热烈而紧张。有的担忧绕道进攻西蜀路途遥远,途中会遭遇各种意外。西蜀地形复杂,山峦起伏,河流纵横,还有茂密的森林和险峻的山谷。在行军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恶劣的天气、迷路、粮食短缺等问题,而且西蜀军队也可能会在途中设下埋伏,给徐家军带来巨大的损失。有的则担心抽调兵力后,西壁垒前线的防守会出现漏洞,被西楚军队趁虚而入。西楚军队一直在寻找机会突破徐家军的防线,如果此时抽调兵力,西壁垒的防守力量将会削弱,西楚军队很可能会发动大规模的进攻,导致前线失利。
但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权衡利弊之后,徐骁最终决定采取李义山的建议。他深知,虽然此次行动充满风险,但也是打破僵局的唯一机会。如果不采取行动,徐家军将陷入更加被动的局面,最终可能会被西楚军队拖垮。
这一决策既定,便迅速开始筹备。徐骁亲自过问每一个细节,从兵力的调配到粮草的供应,从行军路线的规划到与各路军队的联络,他都一丝不苟地安排着。最终,由徐骁亲自率军,阳才赵长陵和义子褚禄山跟随,抽调十万黑甲铁骑绕道开赴西蜀。
这十万黑甲铁骑,乃是徐家军的精锐之师,个个英勇善战,装备精良。他们身披黑色铠甲,在阳光下闪烁着冷峻的光芒,仿佛是一支来自地狱的钢铁洪流。每一匹战马都膘肥体壮,精神抖擞,战士们则眼神坚定,士气高昂。他们手持长枪,腰挎宝剑,背着强弓和箭囊,随时准备迎接战斗。
在出发前,徐骁举行了隆重的誓师大会。他站在高台上,大声说道:“将士们,此次我们绕道进攻西蜀,肩负着重大使命。我们要为徐家军的胜利而战,为离阳王朝的统一而战!大家要听从指挥,奋勇杀敌,不得退缩!”战士们齐声高呼:“愿为将军效死!”声音震彻云霄,仿佛要将这天地都震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