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秦念话锋一转,粉笔画下两条线,“孙研究员的报告忽略了关键时间维度和更符合现状的技术路径。”她指第一条线,“我们现在在这里,”指第二条线,“目标是那里。孙研究员的建议是立刻停止探索,全力跳跃到终点,即申请进口设备。”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全场:“这听起来一劳永逸,但风险极高。设备能否申请到、何时到货?到了我们是否具备工艺知识、编程和维护力量驾驭?若无前期积累,再先进设备也可能沦为摆设。这在国际上有深刻教训。”
分析合情合理,领导交换眼神。
“因此,我建议‘阶梯式’发展路径。”秦念在两条线间画上几个台阶。“我们不应‘暂停’手工研磨,相反,应在现有成功基础上,立即着手将其‘标准化’和‘半自动化’!”
她详细阐述构想:“将赵小梅等同志宝贵经验系统记录分析,尝试量化,总结关键规程和参数。设计制作辅助性研磨夹具和测量检具,稳定镜片、规范轨迹、控制压力,将对手工技能依赖降到最低。简易自动化尝试。利用现有小型电机、齿轮传动机构,制作最基础的电机驱动研磨平台。这将是我们‘第一代国产数控研磨雏形’。”
她看向众人,语气有力:“孙研究员的方案好比让我们饿着肚子等满汉全席,而我的方案是教大家先种粮、再做饭,虽然开始是粗茶淡饭,但能吃饱,更能学会一辈子饿不着的本事!这条路径看似迂回,实则扎实。
它不仅能解决样机试制和初期小批量生产的燃眉之急,更能为未来引进或研发高端设备积累不可或缺的‘工艺数据库’和‘人才储备’!我们是用最小成本,摸索属于自己的光学制造工艺体系!”
她最后看向孙志高,语气平和却不容置疑:“孙研究员,停止探索,坐等设备,才是最大资源浪费和进度拖延。而我们正在做的,是将人的智慧与现有条件结合,闯出一条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自主之路。这,难道不是更符合国家长远利益的‘阳谋’吗?”
秦念的回应未陷入“停或不停”的二元选择,而是提出更具前瞻性和操作性的方案。她将“手工作坊”的劣势重新定义为迈向自动化的阶梯和优势。
赵康所长率先鼓掌,露出释然赞赏的笑容:“好!说得好!秦念同志‘阶梯式’发展路径,立足现实,着眼未来,我完全赞同!就这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