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教授”的阴影!

“对方的行动模式在升级,也在变得更多样化。

”秦念分析道,“从最初的技术窃听,到舆论攻击,再到直接的物理清除和绑架,现在又开始利用社会弱点策反外围人员。

这说明,一方面他们急于获得我们的技术进展,另一方面,他们也意识到直接针对核心的难度太大,开始采取更迂回、更卑劣的手段。

这个‘教授’,很可能就是这种策略转变的推动者。”

“我们必须做出回应。”郑文渊沉声道,“不能总是被动防御。

这次虽然抓住了刘老五,粉碎了他们的又一次行动,但‘教授’还在暗处,‘归燕计划’并未伤筋动骨。”

“我同意。”

秦念眼神冰冷,“我们需要一次主动的、无声的警告。

让他们知道,我们不仅能防守,也能反击,而且我们的反击,会打在他们的痛处。”

“你打算怎么做?”陆野看向妻子,他知道秦念一旦露出这种表情,就意味着有了某种超越常规的计划。

秦念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看向了那份从刘老五手中缴获的、装有假技术文档的牛皮纸袋。“

他们不是想要‘星河一号’的技术吗?我们就给他们一点‘甜头’。”

接下来的两天,秦念动用了【虚境实验室】的一次机会,结合吴思远和李文军的协助,精心炮制了一份新的“技术文档”。

这份文档表面上是对“星河一号”散热系统的“深度优化方案”,其中巧妙地嵌入了几段经过伪装的、看似能极大提升散热效率的“核心算法”和“材料配方”。

然而,这些算法和配方是秦念基于后世知识设计的“逻辑陷阱”。

一旦对方信以为真,投入资源进行研究和仿制,不仅会在关键步骤上遭遇无法逾越的理论障碍,耗尽人力物力,更严重的是,

某些材料在特定条件下的组合,甚至可能引发稳定性问题,导致实验设备受损。

这是一个精心包装的“技术毒丸”。

与此同时,郑文渊动用了最高级别的海外情报渠道,确保这份“毒丸”文档,通过一个看似偶然、实则必然的“泄露”途径,辗转落入了与洛克菲勒基金会有密切往来的某个海外研究机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