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塘大捷的消息和“山魈”小组再次无声全歼敌特工队的消息,如同两支强心剂,让前线士气大振。而随之而来的审讯结果和源源不断送回的缴获装备,则在后方的“星火”指挥中心和高层,汇聚成了足以震动世界的惊雷。
在强大的心理攻势和部分铁证(从其指挥部缴获的与“顾问”的通讯记录)面前,惊魂未定的阮文黄交代了更多关键信息:
那几名被击毙和俘获的白人“顾问”,确实直接受雇于M国某知名军工企业——“环球动力公司”,他们不仅提供装备(如先进的狙击步枪、单兵通讯设备),还负责战术指导,并明确要求收集华国军队新式装备的战场数据,特别是关于远程观测、夜间作战和通讯协调方面的表现!
“他们…他们想知道,你们的‘眼睛’到底能看多远,夜里到底有多亮,命令传得到底有多快…”阮文黄颤抖着说,“环球动力公司的人说,这关系到…关系到未来战争的形态…”
几乎与此同时,后方,“星火”研究所内。
秦念接到了郑文渊从更高层级传来的绝密通报。通报证实了“环球动力公司”的背景,其与M国军方及几家核心智库关系密切,并且,
“太平洋交叉学术基金会”和“洛克菲勒基金会”通过复杂的资金通道,为“环球动力公司”在东南半岛的“业务”提供了大量支持。
这完全印证了秦念之前的判断——“归燕计划”与眼前的军事冲突,是同一只幕后黑手操纵下的、针对华国科技崛起的不同层面的打击!
“是时候了。”秦念放下通报,眼中闪烁着冷静的光芒,“把这一切,晒在阳光下。”
她立刻与更高层协调,启动了一项精心准备的反击计划。
一方面,组织精干力量,对俘虏供词、缴获装备(特别是带有清晰M国厂商铭文和序列号的武器、以及“山魈”小组带回的敌方落后夜视仪)、以及拍摄到的敌方阵地活动影像进行最后的梳理和确认,形成无可辩驳的证据链。
另一方面,协调国内涉外宣传部门和长期保持合作关系的国际友好媒体、有良知的西方记者,准备召开一场注定将震动世界的新闻发布会。
数日后,京郊,一处戒备森严却对外挂有某文化交流中心牌子的会场内,一场特殊的新闻发布会悄然召开。
与会的中外记者敏锐地察觉到气氛非同寻常,会场前方没有悬挂常见的横幅,只有一块巨大的幕布。
发布会由一位气质沉稳、语言犀利的外交部发言人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