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性能炸裂,抢破头的“香饽饽”

核物理所的刘副院长一见到郑文渊,抓着他的手就不放了,眼睛却死死盯着机房玻璃幕墙后那庞大的“星河二号”机群,冒着绿光,像是饿极了的人看到了珍馐美味。

“就是!郑所长,秦工!我们那个新型号等项目,等米下锅等得头发都白了!

所里那台‘星河一号’都快被我们榨干,散热风扇都快嚎出狼叫了!

赶紧的,先给我们安排上!价钱好说!资源优先调配!”

航天某院的王总工嗓门更大,声若洪钟,带着不容置疑的急切。

紧接着,气象总局、石油勘探部门、甚至某些承担着重要密码破译和信号分析任务的特殊单位,也闻风而动,通过各种渠道找上门来。

一时间,“星火”研究所的门槛几乎被踏破,郑文渊和秦念办公室的电话响个不停,秘书忙得脚不沾地。

有限的几台“星河二号”原型机和初期小批量生产的产品,成了各方争抢的“香饽饽”,订单和申请报告雪片般飞来。

郑文渊的办公室里,几位平时德高望重、在各自领域都是泰斗级的老专家,为了争取优先使用权,差点吵起来。

“老刘!你们核物理重要,我们航天就不重要了?

下一代飞行器的气动计算、轨道模拟,关系到未来十年我国的太空话语权!耽误了工期,谁负责?”王总工脸红脖子粗。

“王总工,话不能这么说!”刘副院长据理力争,“我们的项目关系到国家战略安全的基石!早一天出成果,国家的腰杆子就早一天更硬!这能等吗?”

气象总局的代表也插话道:“两位老大哥,我们气象预报准确率每提升一个点,对农业布局、灾害预防、国民经济的影响都是天壤之别!

这关乎亿万人民生,难道优先级就不高了?”

眼看着几位老专家吹胡子瞪眼,寸步不让,气氛愈发紧张。

郑文渊赶紧出来打圆场,拍了拍桌子:“好了好了!都静一静!

像什么样子!传出去让人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