阖闾一看孙武要来真的,赶紧求情:“先生别生气,我就是跟你开玩笑的,这两个妃子是我最疼爱的,杀了她们,我以后吃饭都没胃口了,你就饶了她们吧!”
孙武摇摇头说:“大王,您既然任命我为将军,我就要按军法办事。要是因为您的宠妃就违反军法,以后军队谁还会听我的命令?打仗的时候,士兵不听指挥,可是要亡国的!”说完,不等阖闾再说话,就下令把两个宠妃拉出去斩了。
宫女们吓得脸都白了,再也不敢嘻嘻哈哈。孙武又重新选了两个宫女当队长,再教她们训练的时候,宫女们一个个站得笔直,号令一响,整齐得像一个人一样,不管是前进、后退还是左转、右转,都做得一丝不苟。
阖闾虽然心疼两个宠妃,可看到孙武这么有魄力,心里也服了,当场任命孙武为吴国的大将军,让他负责训练军队。孙武也没辜负阖闾的信任,用了两年时间,把吴国的军队训练成了一支“虎狼之师”——士兵们不仅能征善战,还特别听指挥,就算面对十倍于己的敌人,也敢冲锋陷阵。
有了伍子胥和孙武这“王炸组合”,阖闾的底气也足了。他开始琢磨着对外扩张,第一个目标,就是西边的楚国——楚国不仅实力强,还跟吴国有仇(伍子胥的家仇,还有之前楚国经常欺负吴国),要是能打败楚国,吴国就能一下子成为南方的霸主。
可楚国毕竟是大国,地盘大,军队多,不能贸然进攻。伍子胥和孙武给阖闾出了个“疲楚之计”:把吴国的军队分成三支,轮流去攻打楚国的边境小城。楚国的军队来了,吴国的军队就撤退;楚国的军队走了,吴国的军队又去打。这样一来,楚国的军队天天跑来跑去,累得半死,粮草也消耗了不少,慢慢就没了斗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就这么折腾了六年,楚国被吴国搞得筋疲力尽。公元前506年,阖闾觉得时机成熟了,决定亲自带兵,跟楚国打一场大仗。他任命孙武为大将军,伍子胥为副将,还让自己的弟弟夫概当先锋,率领三万吴军,从淮河乘船西进,直逼楚国的腹地。
楚国的国君楚昭王没想到吴国敢来真的,赶紧派令尹囊瓦率领二十万楚军,在柏举(今湖北麻城)迎战吴军。二十万对三万,所有人都觉得吴国肯定会输,可孙武却有自己的打算——他知道楚军虽然人多,可士气低落,还分成了好几支队伍,指挥不统一,只要找对时机,就能以少胜多。
柏举的战场上,楚军二十万大军列成了密密麻麻的阵形,旗帜招展,鼓声震天,看起来就像一座推不倒的大山。吴军三万士兵站在对面,人数虽然少,可个个精神抖擞,手里的兵器闪着寒光,一点都不怯场。
阖闾骑着马,在阵前对士兵们大喊:“兄弟们,楚国欺负咱们吴国几十年了,今天咱们就是来报仇的!打赢了,楚国的财宝、土地,咱们人人有份;就算死了,你们的家人我也会好好照顾!跟我冲!”
士兵们听了,齐声大喊:“冲啊!杀啊!”声音震得地上的草都在抖。
可孙武却拦住了阖闾:“大王,别急,楚军虽然人多,可囊瓦是个贪生怕死的家伙,咱们先等一等,看看楚军的动静。”
果然,没过多久,楚军阵形就乱了——囊瓦看到吴军士气这么高,心里有点慌,想先下手为强,就下令让楚军进攻。可楚军的其他将领觉得时机没到,不愿意听囊瓦的命令,两支队伍互相扯皮,阵形一下子就散了。
孙武眼睛一亮,对阖闾说:“大王,机会来了!让夫概带五千先锋冲上去,打乱楚军的阵形!”
夫概早就憋坏了,一听命令,立马带着五千吴军像一把尖刀一样冲进楚军阵里。楚军本来就没准备好,被吴军这么一冲,立马乱成了一锅粥,士兵们东奔西跑,互相踩踏,死伤了不少人。
囊瓦一看情况不妙,吓得魂都没了,也不管士兵们,自己带着几个亲信偷偷跑了。楚军没了主帅,更是群龙无首,纷纷扔下武器逃跑。
孙武和伍子胥趁机率领主力部队冲上去,跟夫概的先锋汇合,对着楚军穷追猛打。楚军一路逃跑,吴军一路追杀,从柏举一直追到清发水(今湖北安陆)。楚军跑到河边,想渡河逃跑,孙武又出了个主意:“咱们别一下子把他们都杀了,先放他们一半人过河,等他们过到一半的时候再打,这样楚军更乱!”
吴军按孙武说的做,等楚军一半人过了河,另一半还在河里的时候,突然发起进攻。河里的楚军想上岸,岸上的楚军想下河,挤在一起,被吴军杀得尸横遍野,河水都被染红了。
就这样,吴军一路追着楚军打,打了五场仗,赢了五场,最后竟然打到了楚国的都城郢都(今湖北荆州)。楚昭王吓得连夜带着妃子和大臣们逃出郢都,跑到了随国(今湖北随州)。
公元前506年11月,阖闾率领吴军开进郢都,这是吴国历史上第一次攻占楚国的都城。阖闾站在楚国的宫殿里,看着眼前的金银财宝和华丽的宫殿,心里别提多得意了:“我阖闾,终于打败楚国了!从今往后,吴国就是南方的霸主!”
伍子胥回到郢都,第一件事就是找楚平王的坟墓。他找了好几天,终于在一个池塘底下找到了楚平王的尸体。伍子胥恨透了楚平王,拿着鞭子对着尸体抽了三百下,还不解气,又把尸体的头砍下来,扔到了池塘里——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伍子胥鞭尸”。
吴军在郢都待了三个月,因为楚国人反抗得厉害,再加上越国趁机攻打吴国的后方,阖闾才带着军队回了吴国。虽然没彻底灭掉楚国,可柏举之战已经让吴国名声大震——一个只有三万军队的国家,竟然打败了有二十万军队的楚国,还攻占了楚国的都城,这在春秋时期是从来没有过的事。
其他诸侯听说后,都吓傻了——以前大家都觉得吴国是个“蛮夷小国”,现在才知道,吴国已经成了能跟齐、晋、楚抗衡的大国。鲁国、陈国、蔡国这些小国,纷纷派人来吴国进贡,认阖闾当“大哥”。阖闾的霸主地位,一下子就稳固了。
可阖闾并没有满足——他知道,越国还没被打败,越国国君勾践是个野心勃勃的人,要是不趁早把越国灭了,迟早会成为吴国的后患。公元前496年,越国国君允常去世,勾践继位。阖闾觉得这是攻打越国的好机会,就不顾伍子胥的反对,亲自率领吴军攻打越国。
伍子胥劝他:“大王,越国虽然新君继位,可勾践很有本事,咱们还是先准备准备,等时机成熟了再打吧!”
可阖闾这时候已经有点骄傲了,他觉得自己连楚国都能打败,越国根本不算什么:“勾践就是个毛头小子,我要是连他都打不过,还怎么当霸主?”说完,就带着吴军出发了。
小主,
两国军队在槜李(今浙江嘉兴)相遇,一场决定吴国和越国命运的大战,即将爆发。
槜李的战场上,吴军和越军对面列阵。吴军是久经沙场的“虎狼之师”,阵形严整,士兵们个个一脸杀气;越军虽然人数比吴军少,可也士气高昂,手里拿着长戈,眼睛里透着一股狠劲。
阖闾骑着马,在阵前打量着越军,心里有点纳闷——勾践这小子,怎么敢跟我硬碰硬?他不知道,勾践早就想好了对付吴军的“狠招”。
开战前,勾践突然让人押上来三百个囚犯,这些囚犯都穿着粗布衣服,手里拿着刀,齐刷刷地跪在吴军阵前。阖闾和吴军士兵都看懵了,不知道勾践要干什么。
就在这时,为首的囚犯大喊一声:“我们越国士兵,没能守住国家,还让吴王亲自来讨伐,我们有罪!今天,我们就以死谢罪!”说完,三百个囚犯竟然当场拔剑自刎,鲜血洒了一地,场面惨烈得让人不敢直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