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孝庄睿钱皇后:同甘共苦几春秋,合葬裕陵爱永留

从那以后,每到夜深人静,坤宁宫的偏殿里就会亮起一盏孤灯。钱氏跪在冰冷的地面上,双手合十,对着上苍祷告:“老天爷,求求你保佑陛下平安归来,我愿意折寿十年、二十年,哪怕让我付出一切代价都好。”她不吃荤腥,不穿华服,困了就趴在地上打个盹,醒了继续祷告,眼泪哭干了,就流出血丝。

北京的冬天格外寒冷,偏殿里没有炭火,地面冻得像铁板。宫女劝她:“皇后,地上太冷了,您回床上歇息吧,不然身体会垮的。”钱氏摇摇头:“陛下在塞北受冻挨饿,我这点苦算什么?只要陛下能回来,我就算残废了也心甘情愿。”

就这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钱氏的膝盖被冻得失去了知觉,一条腿渐渐无法正常行走;眼睛因为长期哭泣,视力越来越差,最后一只眼睛彻底失明了。宫女偷偷找来太医,想给她治疗,却被她坚决拒绝:“这是我为陛下祈福应受的苦难,不能治,治好了老天爷就不会保佑陛下了。”

景泰元年八月,朱祁镇终于被也先放了回来。当他踏上紫禁城的土地时,早已没了当年的意气风发,形容枯槁,神情落寞。可他没想到,等待他的,不是弟弟的迎接,而是南宫的软禁。更让他没想到的是,那个曾经如花似玉的皇后,竟然变成了一个独眼、瘸腿的残疾人。

那天,钱氏拄着拐杖,跌跌撞撞地跑到南宫门口迎接他。朱祁镇看着眼前这个面色憔悴、头发花白的女人,愣了半天都没认出来。直到钱氏扑进他怀里,哽咽着喊了一声“陛下”,他才反应过来——这是他的皇后,那个他心心念念的钱氏。

“皇后,你怎么变成这样了?”朱祁镇抱着她,声音颤抖。当他从宫女口中得知钱氏为了他祷告致残的真相后,这位曾经的帝王忍不住号啕大哭,不顾天子尊严,紧紧抱着钱氏:“是我对不起你,让你受了这么多苦。”钱氏却笑着擦干眼泪:“陛下回来就好,只要你平安,我这点苦又算什么?”

南宫的日子过得十分清苦,朱祁钰派人严加看管,供应的饮食常常是冷饭冷菜,冬天连炭火都不够。钱氏没有抱怨,而是默默地照顾朱祁镇的饮食起居。她拖着残疾的身体,亲自为朱祁镇缝补衣物,把有限的食物让给朱祁镇,还天天陪着他说话,安慰他:“陛下,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总有一天,我们能走出这里。”

有一次,朱祁镇看着钱氏瘸着腿给自己端饭,心里又疼又气:“都是我没用,让你跟着我受苦。”钱氏却笑着说:“能跟陛下在一起,就算住南宫,吃粗粮,我也觉得幸福。想当年,你在塞北受苦,我在宫里牵挂,如今我们能朝夕相伴,已经是老天爷垂怜了。”

在南宫的七年里,钱氏成了朱祁镇唯一的精神支柱。他们一起在院子里种菜,一起在灯下读书,虽然没有自由,却过得平静而安稳。朱祁镇常常看着钱氏的独眼,心里暗暗发誓:“等我重登帝位,一定要好好补偿她,让她做世界上最幸福的皇后。”

景泰八年,朱祁钰病重,石亨、徐有贞等人发动“夺门之变”,拥立朱祁镇复位。朱祁镇重新坐上皇位的第一件事,就是下诏重新册立钱氏为皇后。可这个决定,却遭到了不少人的反对。

周贵妃此时已经是太子朱见深的生母,她野心勃勃,觉得钱氏又残疾又无子,不配做皇后,于是怂恿孙太后去劝说朱祁镇。孙太后也觉得“残疾人当皇后,有失皇家体面”,便对朱祁镇说:“皇帝,钱氏已然残疾,不如立周贵妃为后,这样也符合情理。”

大臣们也纷纷附和,有个叫蒋冕的大臣更是直言不讳:“皇后乃国母,需得端庄得体,钱氏眼瞎腿瘸,恐遭天下人耻笑,有损大明颜面。”朱祁镇闻言大怒,一拍龙椅:“朕的皇后,只能是钱氏!她为朕受苦致残,这份情意,天下谁人能比?谁敢再反对,朕就罢谁的官!”

他当即下令罢免了蒋冕的官职,将其赶出京城,还对群臣说:“钱氏的皇后之位,是朕亲自定下的,谁敢更改,就是违抗朕的旨意!”就这样,朱祁镇顶住了所有压力,再次册封钱氏为皇后,还特意下旨,钱氏的待遇一切照旧,任何人不得怠慢。

复位后的朱祁镇,对钱氏更加疼爱。他知道钱氏行动不便,特意让人在坤宁宫铺了厚厚的地毯;怕钱氏看不见,特意让人把宫灯换得更亮;每次下朝,第一件事就是去坤宁宫陪钱氏说话,分享朝堂上的趣事。有一次,西域进贡了一批珍宝,朱祁镇挑了最璀璨的一颗珍珠,亲手给钱氏戴上:“这颗珍珠,配得上朕的皇后。”钱氏摸着珍珠,笑着说:“陛下对我的心意,比任何珍宝都珍贵。”

不过,朱祁镇也知道,自己百年之后,钱氏没有子嗣,肯定会受委屈。尤其是周贵妃,一直对皇后之位虎视眈眈。于是,在天顺八年,朱祁镇病重之际,他特意召见了太子朱见深和顾命大臣李贤。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