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龙牙特种作战小分队成立。

“这些同志,确实都是一等一的好苗子,战斗意志坚定,各有绝活,可以说是咱们第一中队目前最锋利的刀刃了!”我由衷地赞同道,心中也为队伍里能涌现出这么多优秀人才而感到自豪。

“不,”傅水恒却缓缓摇了摇头,他的眼神在这一刻骤然锐利起来,像一把突然出鞘的寒刃,“参谋长,仅仅让他们分散在各排各班,作为相对突出的刀刃使用,还远远不够。这就像把几块好钢随便嵌在了普通的铁器上,无法发挥其最大的效能。我想把他们集中起来,用最严格的标准、最科学的方法,进行专门的锻造和打磨,把他们淬炼成一把真正的、高度一体化的、无坚不摧的‘利刃’!”

我心头猛地一震,隐约捕捉到了他话语中蕴含的那个大胆而超前的想法,但同时又觉得这个想法有些过于超出常规,甚至带着点离经叛道的味道:“队长的意思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成立一支特种小分队!”傅水恒的语气斩钉截铁,没有任何犹豫,“这支小分队,不隶属于目前任何一个排,直接由你我,主要是由你直接指挥。人员,就从这份核心名单里挑选,宁缺毋滥!我们要的不是简单的战斗英雄,要的是最顶尖的军事身手、最灵活机变的头脑、最坚韧不拔的意志!这三者,缺一不可!”

他越说越兴奋,开始在我们这间狭小的窑洞里来回踱步,仿佛胸中有一幅宏大的蓝图正在徐徐展开:“参谋长,未来的战斗,绝不会每次都是黑狼峪这样,依托有利地形、以逸待劳的伏击战。随着战争形态的发展,敌人也会变得越来越狡猾。我们需要有能力,进行远距离的渗透侦察,深入敌占区进行定点清除,窃取关键情报,营救被俘的重要同志,破坏敌人的关键交通枢纽和后勤设施……甚至,在必要的时候,在千军万马的严密保护之下,取敌酋之首级!这些超出常规、极具挑战性的任务,依靠现有的、以步兵班排为基本作战单元的常规部队,很难高效完成,或者说,即使能完成,代价也会极其惨重。这就迫切需要一支高度专业化、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意志如钢的小分队来专门执行!”

我凝神听着他描绘的这幅未来作战图景,只感觉心潮澎湃,一股热流在四肢百骸间窜动。这完全超越了当时八路军乃至整个中国军队普遍以步兵连、排为主要作战模式的思维定式,是一种极具前瞻性和战略胆识的宏大构想!这不仅仅是在组建一支小部队,更是在开创一种全新的作战样式!

“我明白了,就像古时候军队里派出的斥候,但要比斥候更强、更专业、执行的任务也更刁钻、更致命!”我试图用已有的概念去理解和概括他的想法。

“比斥候要厉害得多!全面得多!”傅水恒停下脚步,转过身,目光灼灼地看着我,语气无比肯定,“他们将是咱们第一中队,乃至未来整个支队的眼睛、耳朵、和最致命的獠牙!平时,他们和部队一起进行基础训练,但同时要接受远超常人的特种技能训练;战时,他们可以根据需要,独立行动,或者配属给主要作战方向,专啃那些最难啃的硬骨头,执行那些最关键、也最危险的任务!”

“那……这支如此重要的小分队,应该叫什么名字?”我深吸一口气,感觉一个极其重要的、或许将被未来历史所铭记的时刻,即将在这间普通的农家窑洞里诞生。

傅水恒再次停下脚步,转身望向窗外那在夕阳映照下如同奔腾巨龙般的太行山峦,沉默了片刻,仿佛在积蓄着某种力量,然后缓缓转过身,面对着我,清晰地吐出两个字。那两个字带着金属般的冰冷质感与凛冽寒意,仿佛能穿透空气:

“龙牙。”

“龙,”他沉声解释道,目光依旧锐利,“是我们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图腾,能腾云驾雾,呼风唤雨,能显能隐,能大能小,象征着我们将来的行动,要如神龙见首不见尾,灵活多变,神出鬼没,让敌人无从捉摸。而牙,是龙身上最锋利、最坚硬、也是最具攻击性的武器,不出则已,一出则必是雷霆万钧,一击必杀!我们要做的,就是要在最关键的时刻,化为插入敌人心脏最深处、最致命的那颗‘龙牙’!”

“龙牙……”我下意识地喃喃重复着这两个字,只感觉浑身的血液仿佛也随之升温、沸腾。好一个名字!既有深厚沉雄的文化底蕴,又蕴含着无坚不摧的凛冽杀气!简洁,有力,寓意深远!

说干就干,雷厉风行是我们一贯的风格。我们立刻以进一步深入总结黑狼峪战斗经验、选拔表彰战斗模范、研究推广先进战术的名义,将名单上的核心骨干,以及另外几个在战斗中虽然表现不算最耀眼、但却展现出某种特殊潜质(比如极佳的方向感、超强的记忆力或者非同寻常的忍耐力)的战士,共计十五人,秘密召集到了中队部旁边那片相对僻静、平时用来晾晒粮食的打谷场上。

午后的阳光,慷慨地洒在这片铺满了金黄色稻草的平整场地上,空气中弥漫着干草特有的清香和深秋的凉意。十五条经过战火淬炼、显得精悍无比的汉子,在我和傅水恒面前站成一排。他们虽然身上依旧穿着洗得发白、打着补丁的破旧军装,但个个身姿挺拔如松,眼神锐利如鹰,那里面既有经过生死考验后沉淀下来的沉稳,也带着一丝对于此次被单独召集而来的疑惑与好奇。他们互相交换着眼神,显然不明白,队长和参谋长把他们这些在战斗中表现突出的“尖子”单独叫到这里,究竟是为了什么更重要的事情。

傅水恒没有像往常开会那样绕任何圈子,他径直走到队列正前方,深沉而有力的目光,缓缓从每一张年轻的、饱经战火风霜的脸上扫过,仿佛要将每一个人的样子,都刻进脑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