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主,
“叮!消耗500积分,成功兑换‘基础队列与纪律训练强化手册(意念灌输版)’x10。”—— 快速让乌合之众拥有军队雏形。
这些物资的“来源”,自然又被归功于“海外侨胞鼎力相助”和“秘密渠道采购”。当一车车的粮食、一捆捆的军服、一箱箱的步枪运抵时,新兵们眼中充满了希望和归属感,老战士们则对我们三位主官的神通广大更加敬畏。
消化如此庞大规模的兵员,编制是骨架。我们大胆地践行着“自由发挥”,将独立营的框架搭建得空前庞大和灵活:
营部: 俨然一个小型司令部。下设作战科(我兼管)、侦察科(龙牙连兼)、通讯科、后勤科、军工科(我直管兵工所)、政工科(傅政委直管)。
营直属分队:
· 龙牙特种作战连(扩编至180人,林豹子任连长,下辖突击、狙击、爆破、侦察、支援五个排)。
· 神枪手连(扩编至120人,赵铁柱任连长,下辖三个狙击排,装备进一步优化)。
· 炮兵营(!)(暂辖两个连,一为迫击炮连,一为步兵炮/山炮连【部分兑换,部分缴获】,雷火枪任营长)。
· 工兵连(150人,负责筑城、道路、爆破)。
· 辎重连(200人,负责物资运输)。
· 警卫连(150人,负责营部及重要目标警戒)。
· 野战医院(筹建中,已招募民间郎中和有文化的青年进行培训)。
· 第一兵工所(规模扩大,开始尝试利用兑换的机床仿制八一式马步枪零件和复装子弹)。
下设四个步兵大队(每大队定员1200-1500人!):
· 第一大队: 以原起义部队为基干,混编部分新兵,宋守义任大队长,下辖四个步兵中队,一个机枪中队,一个迫击炮排。
· 第二大队: 以原一营老底子为核心扩编,下辖四个步兵中队,一个机枪中队,一个侦察排。
· 第三大队: 以原二营老底子为核心扩编,编制同第二大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