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心里暗暗喝彩。傅水恒这番话说到了根子上。他巧妙地利用了“以前喜欢研究战略”来解释他对《论持久战》价值的“先知”,提出的理由更是切中了当前独立团思想建设的要害。
傅必元政委被傅水恒的激情和道理打动了,他沉吟片刻,重重一拍大腿:“好!水恒,你说得对!思想通了,仗才能打得更好,路才能走得更远!我支持你去!”
我也立刻表态:“团长,这个想法非常及时,非常必要!我完全支持!团里的工作,有我和政委,你放心去!”
傅水恒看着我们,眼中闪烁着感激和更加坚定的光芒:“谢谢政委!谢谢参谋长!我这就去准备,明天一早就出发!”
傅水恒这一去,就是三天。
这三天里,我和傅必元一边处理日常军务,稳定部队,一边也不断讨论着《论持久战》可能带来的影响。我们都隐隐感觉到,这或许将是独立团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和精神蜕变。
第三天下午,傅水恒风尘仆仆地回来了。他顾不上喝口水,径直来到作战室,从怀里珍而重之地取出一个油纸包,层层打开,里面是几本手工油印的小册子,封面上赫然是几个遒劲有力的大字——《论持久战》!
“拿到了!”他脸上满是疲惫,但眼睛却亮得吓人,“副总指挥听说我们的想法,非常高兴!说我们基层部队主动要求学习毛主席的重要战略思想,这是非常好的现象!不仅给了我们这份文件,还特意多给了几份,让我们方便组织学习!”
他抚摸着册子的封面,如同抚摸着一件绝世珍宝:“副总指挥还说,希望我们独立团能把这次学习组织好,搞出经验来,带动其他兄弟部队!”
“太好了!”傅必元激动地接过一本,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
我也拿起一本。粗糙的纸张,油墨印得有些深浅不一,但在那个年代,这已是极其珍贵的精神食粮。我翻开书页,那些熟悉而又充满力量的文字跃入眼帘:“战争问题中的唯心论和机械论的倾向,是一切错误观点的认识论上的根源。他们看问题的方法是主观的和片面的……”一股历史的厚重感和思想的光芒扑面而来。
“事不宜迟!”傅水恒深吸一口气,“政委,参谋长,我们立刻商量一下,怎么在全团开展学习!”
接下来的几天,独立团团部灯火通明。我们三人,加上各营营长、教导员,组成了最早的学习核心小组。傅水恒亲自担任“主讲”。他并没有照本宣科,而是结合他来自未来的广阔视野、对历史走向的宏观了解,以及独立团成立以来经历的无数次大小战斗实例,深入浅出地解读《论持久战》的精髓。
他讲抗日战争为什么是持久战,讲敌我双方强与弱、大与小、进步与退步、多助与寡助这些相互矛盾着的特点,如何决定了战争的过程和结局。
他讲持久战将经历的三个阶段——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我们目前正处于最艰难、最考验韧性的相持阶段,但这也是敌人由强转弱、我们由弱转强的关键时期。
他讲“兵民是胜利之本”,讲发动群众、依靠群众的重要性,这和我们一直以来建设根据地的实践完全吻合。
他讲防御中的进攻、持久中的速决、内线中的外线,这直接解释了为什么我们独立团要采取灵活机动的游击战和运动战相结合的战法,为什么敢于穿插、敢于奇袭。
他还着重批判了“亡国论”和“速胜论”,指出当前部队中存在的迷茫和急躁情绪,其思想根源就在于此。
听着他的讲解,不仅仅是营连干部,就连我和傅必元这样的老革命,也时常有茅塞顿开、豁然开朗之感。傅必元政委多次感叹:“原来如此!原来我们做的这些事情,背后都有这么深刻的道理!毛主席真是高瞻远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