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技术人才,意外收获。

除此之外,还有地质学家、电力工程师、甚至航空动力学专家,总共十三人,涵盖了现代军工体系的各个关键领域。

“这些都是国宝级的人才啊!”傅政委激动得声音发颤,“比缴获一百门大炮都珍贵!”

傅水恒更是兴奋不已:“系统显示,如果这些专家能够全力协助我们,科技发展速度可以提高五倍!很多原本需要高额积分兑换的技术,现在都可以自主研发了!”

我强压下心中的激动,郑重地对这些专家学者说:“诸位先生,如今国难当头,八路军正在敌后坚持抗战。如果诸位不嫌弃,我们独立纵队愿意为诸位提供继续研究的环境和条件,共同为抗战出力。”

苏教授代表众人回答:“我们被囚禁期间,早已看清谁才是真正抗日的力量。只要贵军不嫌弃我们这些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我们愿意竭尽所能,为抗战贡献绵薄之力。”

当天下午,这些专家被秘密转移到阳泉城内一个相对安全的院落。我们调派了一个排的战士负责安保工作,同时尽可能为他们提供最好的生活条件。

晚上,在专家们稍事休整后,我召集了独立纵队的主要干部和所有专家,召开了一个特殊的“技术研讨会”。

会议上,专家们对我们从矿区地下缴获的设备和技术资料进行了初步评估,结果令人振奋。

陈立民工程师指着几份机械图纸说:“这是自动化机床的设计图,虽然还不完整,但足以让我们建立一个小型兵工厂,自主生产武器零件。”

小主,

张志远翻看着武器设计图,眼中放光:“这些武器设计理念超前,但以我们现有的条件,可以简化生产一些过渡型号,比如半自动步枪和轻型迫击炮。”

刘晓明则对一套通讯设备产生了浓厚兴趣:“这是短波电台的改进型号,通讯距离和抗干扰能力都比我们现在用的好得多。如果能仿制出来,总部的指挥就能更加顺畅。”

最让人惊喜的是王慧珍博士的发现:“日军在研发一种新型炸药,威力是TNT的两倍,而且原料可以在本地解决。我可以改进配方,让它更适合我们现有的生产条件。”

傅水恒听着专家们的讨论,脸上的笑容越来越浓。他悄悄对我说:“系统积分在飞速增长,每项可行技术的确认都会带来积分奖励。照这个速度,很快就能兑换那条子弹生产线了。”

研讨会长达四个小时,结束时已是深夜。但每个人都毫无倦意,反而充满了干事创业的激情。

会后,我单独留下苏文渊教授。这位睿智的老人似乎知道我有话要问他。

“苏教授,关于时空能量...您认为日军在其他地方还有类似的研究吗?”

苏教授沉吟片刻,神色凝重:“据我所知,日军在华北至少还有三个类似的研究基地。而且...他们似乎与某个外部势力有合作。”

“外部势力?”我心中一动,“是那些‘影武’士兵的来源吗?”

“不止如此。”苏教授压低声音,“在最后一次实验中,我偷听到日军军官提到一个词——‘时间理事会’。”

时间理事会!这与之前改造士兵的供词对上了!

“您对这个组织了解多少?”

苏教授摇头:“知之甚少。只听说它是一个超越国家的秘密组织,掌握着先进的时空技术。日军与他们合作,是想获得改变战局的黑科技。”

告别苏教授后,我找到傅水恒,将这个情报告知他。

傅团长闭目与系统交流后,脸色变得异常严肃:“系统确认,‘时间理事会’是一个跨时空组织,专门‘修正’历史走向。而我们的存在,已经被他们标记为‘必须清除的异常’。”

这个结论让我们都陷入了沉默。原本以为只是在与日军作战,现在看来,我们可能卷入了一场跨越时空的争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