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追击!席卷西南。

南下的队伍,离开了长江沿岸相对平坦的地域,一头扎进了连绵起伏的湘赣丘陵。时值春夏之交,雨水逐渐增多。刚才还是烈日当头,转瞬间就可能乌云密布,暴雨倾盆。泥泞的土公路被溃败的敌军、逃难的人群以及我们庞大的队伍踩踏得如同烂泥塘。战士们深一脚浅一脚地在泥泞中跋涉,草鞋、布鞋很快就被磨烂,很多人只好赤脚行军,脚底板被碎石、荆棘划得鲜血淋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汗水、雨水、泥水混在一起,军装从未干爽过,紧紧贴在身上,闷热难当。山林间蚊虫肆虐,疟疾、痢疾、烂裆等疾病,如同无形的恶魔,再次开始侵蚀部队的战斗力。行军队伍中,咳嗽声、喘息声不绝于耳,不时有体力透支的战士晕倒在路旁,被战友搀扶起来,继续前进。

陈世根随着师部机关行进,他同样满身泥泞,颧骨因为劳累而显得更加突出。他拒绝了乘坐吉普车的建议,大部分时间和战士们一起步行。他需要亲身感受部队的状态,需要及时掌握第一手的情况。

“参谋长,三团报告,先头营利用缴获的几辆自行车,组成快速分队,已经超越溃敌一个团部,正在抢占前面的龙骨渡大桥!”

“好!命令他们,不惜代价,保住大桥!工兵随即跟进,检查桥体,防止敌人破坏!”陈世根一边喘着气,一边对着通讯参谋下达指令。这样的好消息,是支撑部队不断前进的动力。

但坏消息也接踵而至。

“报告!后勤运输队在山谷遭遇小股土匪袭击,损失部分粮食!”

“报告!一团追击速度过快,与师主力距离拉大到四十公里,电台信号微弱!”

“报告!卫生队收容的病号已超过五百人,药品紧缺!”

每一个问题,都需要陈世根和师领导们迅速决策,调配力量,解决问题。追击作战,打的是时间,是意志,更是整个军队系统的综合效能。

傅必元政委的政治工作队伍发挥了巨大作用。宣传队员们在路边设立鼓动棚,打着快板,喊着口号:“同志们,加把劲!追上敌人就是胜利!”“脚板底下出政权,跑垮蒋匪军!”党员干部带头帮助伤病员背负行李,抢夺战士们的机枪、迫击炮座盘扛在自己肩上。每到一地,只要条件允许,政工人员立刻召集群众大会,宣传我军政策,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罪行,动员当地百姓支援前线。越来越多的老百姓从最初的观望、恐惧,转变为主动为部队带路、提供敌情、筹集粮草、甚至抬担架运送伤员。民心所向,成为了追击部队最坚实的后方。

战斗,在广袤的地域上以各种意想不到的方式爆发。有时是遭遇战,我追击部队与负责断后的敌军警戒部队猛然撞上,立刻展开激战,刺刀见红,迅速解决战斗,然后继续追赶。有时是阻击战,我穿插到敌人前方的部队,抢占隘口、桥梁、渡口,构筑简易工事,顽强阻击数倍于己的溃逃之敌,为主力合围赢得宝贵时间。有时是追击战,战士们咬着敌人的尾巴,不给其任何构筑防线的机会,一口气追出上百里,直到敌人跑散了建制,跑丢了魂魄,成连成营的放下武器投降。

陈世根通过电台,密切关注着各支追击部队的动向。他在地图上不断调整着代表各团、营位置的小旗,脑海中勾勒出一幅动态的、波澜壮阔的追击画卷。我军的攻势,如同数把巨大的铁梳,沿着交通线狠狠篦过华中大地,将溃散的敌军一遍遍梳理,把成建制的部队打散,把散兵游勇捕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