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又一年

九月份的这一个月,顾青荷忙着在家中酿造葡萄酒,另一边的宋书宴其实也没闲着。

他带领着家里长工短工下人总计四百二十人,开始了浩浩荡荡忙忙碌碌的秋收工作。

旱地里的玉米被一个一个的掰下来,剥成玉米粒,然后堆在大晒场晒的干干的。

高粱也被一株一株的收割了回来,然后就地砍掉了高粱杆,拉回家里喂牛。

多余的拉不回来的就地焚烧,焚烧过后的秸秆灰烬洒满了整片宽阔的原野。

旱地里的庄稼刚刚收完,田里的晚稻也收割了,由于宋家的水田很多,于是宋书宴每天天不亮便带着长工们出工了。

一直到晚上天都黑透了之后,这才会拿着农具回来,一日三餐全在田间解决。

等到长工们将粮食收回来后,秋播也要开始了,宋书宴一边带人晒秋收时的粮食。

一边安排长工们赶着耕牛一遍又一遍的翻地,然后在撒上薄薄的一层农家肥。

等农家肥充分的融化进土壤中后,宋书宴又拎着大家将油菜种子撒满了家中的旱地。

因为这块地已经种了好几年的麦子了,宋书宴打算换一种农作物种,于是家中的一千亩旱地,今年全部都种的是油菜。

油菜籽能够榨油是经济作物,种它其实比种冬小麦的利润高,但小麦作为主粮,它也有着它不可替代的独特之处。

前些年天灾严重,再加上顾青荷家又招收了很多长工短工,几百张嘴等着吃饭呢,他们自然是不敢种别的农作物,只能种粮食。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经过这几年的丰收,顾青荷家里囤积好大一批的粮食,即便是两三年地里不种粮食,都能养几百张嘴了。

等到所有的事情都干完后,时间也已经进入十一月底了,再过十天便是腊月。

白酒的发酵酿造是需要一定的温度的,因此,顾青荷在十月初红高粱从地里回来后,就立马组织长工们开始酿造了。

红高粱种植前,顾青荷一亩地最为保守的预计收成是一石半,但实际收成是两石六斗。

五百亩红高粱收获1300石,也就是十五万六千斤,按照之前酿酒的配方比例。

十五万六千斤的红高粱酿酒,是要加入两万八千斤的小麦,比例不对味道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