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立威安民

魏砥 柯哀的罐头 1874 字 11天前

---

辰时未至,襄阳郡守府正堂已是济济一堂。秩比二百石以上的官吏、城中驻军的主要将领、以及蔡、蒯、黄、庞等荆襄大族的代表皆按序而立,窃窃私语声如同蜂群嗡鸣,所有人的目光都不时瞟向那空置的主位,等待着新任督荆北的到来。

当陈暮身着深色官服,在王粲等主要属官的簇拥下步入正堂时,所有的交谈声瞬间消失。众人躬身行礼,目光却带着各种意味,聚焦在这位年轻的过分的上司身上。

陈暮步履沉稳地走上主位,目光平静地扫过下方众人。他看到了站在武官前列、面色沉毅、眼神中带着审视的水军督护蔡瑁;看到了文官中气质儒雅、却眼神闪烁的别驾蒯越;也看到了站在角落、身形魁梧、沉默寡言的原刘表大将、现曹操麾下裨将军文聘。

“诸位同僚免礼。”陈暮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遍大堂,“本官奉司空之命,督荆北诸军事,领襄阳令。今日召诸位前来,只为一事——南征。”

他开门见山,没有丝毫拖泥带水:“司空大军不日即将南下,扫平江东,一统寰宇。荆北,乃大军根基所在,粮秣转运之枢。此地安,则大军安;此地乱,则大军危。此中利害,毋庸本官赘言。”

他顿了顿,观察着众人的反应,继续道:“然,本官初来,见闻所及,荆北之地,有三患亟需解决。一曰,仓廪不实,民有饥色;二曰,户籍不清,隐户众多;三曰,江防疏漏,细作潜行。此三患不除,南征大业,如履薄冰。”

话音刚落,堂下便起了一阵轻微的骚动。陈暮所说的三点,句句戳中荆北目前的要害,也直接触及了地方豪强的根本利益。

蔡瑁眉头微皱,出列拱手道:“陈使君所言,虽有其理,然未免有些危言耸听。荆北新定,百废待兴,仓廪空虚乃战乱常情,假以时日,自可恢复。至于户籍、江防,我等亦在竭力整顿,只是千头万绪,非一日之功。”他语气看似谦恭,实则暗指陈暮不了解实际情况,急于求成。

蒯越也缓缓出列,声音温和却绵里藏针:“蔡督护所言极是。使君新至,心忧国事,下官感佩。然荆襄士民,久沐汉恩,今归附司空,皆怀赤诚。清查户口,整饬江防,固然紧要,但若操之过急,恐生疑虑,反伤士民之心,于大局不利。不若徐徐图之,以安抚为先。”

这两位荆襄士族的代表人物一开口,便定下了基调——委婉地抵制陈暮的激进策略,强调“徐徐图之”和“安抚”。

陈暮面色不变,等他们说完,才淡淡道:“蔡督护、蒯别驾所言,不无道理。安抚士民,确是要务。然,大军粮草,刻不容缓。江南孙权,虎视眈眈,岂会容我‘徐徐图之’?若因拖延而导致粮道被袭,军心不稳,这个责任,谁来承担?”

他语气陡然转厉,目光如电,扫过蔡瑁和蒯越:“司空予我假节,授我全权,非为守成,实为破局!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法!”

他不再与蔡瑁、蒯越纠缠,直接转向王粲:“王郡丞!”

“下官在。”王粲连忙应道。

“即日起,由你牵头,组织人手,重新核查南阳、南郡、江夏三郡在册户口与田亩,重点是隐匿人口及被豪强侵占的官田、无主之地。给你一个月时间,我要看到初步结果。”

“这……”王粲面露难色,看向蔡瑁和蒯越。

“怎么?王郡丞有难处?”陈暮声音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压力。

王粲咬了咬牙,躬身道:“下官……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