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江东秣马

魏砥 柯哀的罐头 1477 字 11天前

---

建安十二年的深秋,长江下游的柴桑口,空气中弥漫着水汽与铁锈混合的气息。东吴水寨连绵数十里,艨艟斗舰如林,新建造的楼船高大如山,耸立在江面上,桅杆如林,旌旗猎猎作响。

大都督周瑜,一袭白衣,外罩轻甲,立于主楼船“长安”号的船头。他面色仍带着几分大病初愈后的苍白,但那双凤目中燃烧的锐气与智谋,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炽盛。江风拂动他额前的几缕散发,更添几分儒将的潇洒与决绝。

鲁肃静立在他身侧,望着眼前这支庞大的舰队,眉宇间却隐含着一丝忧虑:“公瑾,我军筹备已毕,士气高昂。然曹操虽北归,其留于荆州的陈暮,却非易与之辈。去岁襄阳城下,我军亦曾受挫。此番再战,须得谨慎。”

周瑜目光遥望西方,那是荆州的方向,嘴角勾起一抹冷峻的弧度:“子敬所虑,我岂不知?陈明远,确是一时之杰,稳守荆北,收服黄忠,治理地方,井井有条,堪称砥石。然,正因其太过‘稳’重,反倒给了我机会。”

他转过身,眼中精光闪烁:“曹操多疑,陈暮根基越稳,其心中猜忌之苗便越盛。前番曹操南巡,名为巡视,实为震慑。我料陈暮此刻,必是内外交困,既要应对我等外患,又要揣摩曹操心思,安抚内部,其心力必然分散。此乃天赐良机!”

“更何况,”周瑜声音提高,带着不容置疑的自信,“去岁之败,乃因疫病突发,天不助我,非战之罪!今我军备更胜往昔,士卒求战心切,誓雪前耻!刘备虽败,然关羽、张飞犹在,诸葛亮更非常人,彼等在江夏,如同一根毒刺,牵制着陈暮部分精力。我已与孔明有约,待我大军西进,其必在江夏呼应,令陈暮首尾难顾!”

他挥手指向浩渺长江,声如金石:“荆州,乃江东门户,必争之地!岂能长久置于曹氏之手?此一战,不仅要夺回荆州,更要打断曹操南下的嵴梁!传令诸将,三日后,祭旗出征,兵发夏口,剑指江陵!”

“是!”身旁传令兵轰然应诺,激昂的战意随着号令传遍水寨。

江东的动向,如同投入湖面的巨石,在荆州激起了巨大的波澜。斥候流星般将消息传回襄阳,镇南将军府内的气氛瞬间绷紧至极限。

议事厅内,灯火通明。陈暮端坐主位,下方张辽、文聘、黄忠、王粲、崔琰等核心文武齐聚一堂,人人面色凝重。

“周瑜动了。”陈暮的声音平静,却带着千钧之力,“倾巢而出,目标直指江陵。同时,江夏刘备军亦有异动,关羽部已前出至鄂县,张飞所部也在向沙羡移动,其意图不言而喻,欲与周瑜东西夹击。”

张辽豁然起身,抱拳道:“将军!江陵防务,固若金汤!末将愿立军令状,必叫那周瑜有来无回!刘备若敢来,某便先破刘备,再战周瑜!”他声若洪钟,战意昂扬。

文聘则相对冷静:“将军,周瑜此番来势汹汹,兵力恐倍于我军水师。且其以逸待劳,士气正盛。江陵虽固,然久守必失。我军需寻机挫其锐气,或断其粮道,方能扭转态势。聘建议,水军主力前出至巴丘、陆口一带,依托水寨,节节阻击,消耗其兵力,待其师老兵疲,再与陆将军合力反击。”

黄忠抚须道:“荆南各地,老夫已严令戒严,武陵方向亦加派了哨探。沙摩柯若敢异动,老夫亲自率鹰扬营剿之!绝不让其扰乱我军后方。”

王粲补充道:“明公,粮草军械已按预案调拨,足够支撑三月之用。然,长期消耗,恐非良策。是否再次向许都求援,或请宛城夏侯尚部南下策应?”

陈暮仔细听着众人的意见,脑海中飞速权衡。他站起身,走到地图前,手指划过长江沿线。

“文远勇气可嘉,然不可轻敌。仲业之策,稳扎稳打,深合我意。”他最终决断道,“文聘听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