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聘率先开口,眉头紧锁:“丞相欲以我荆州水军为前驱,与周瑜决战于长江。此乃借刀杀人之计!周瑜水军精锐,以逸待劳,我军新败,士气未复,强行出击,凶多吉少。”
黄忠须发皆张,怒道:“曹操老儿,分明是不信我等!欲以此战消耗我荆州实力!使君,万不可听从!”
王粲忧心忡忡:“明远,抗命不遵,便是公然与曹操决裂,届时北有曹操大军,东有周瑜水师,我荆州危如累卵。可若遵命,便是将荆州儿郎送往死地,无论胜败,我荆州实力都将大损,日后更无自主可言。此乃两难之境!”
崔琰补充道:“而且,曹操令曹仁、曹洪率十万大军南下襄阳,名为汇合,实为监军乃至吞并。一旦让其进入襄阳,我等皆成桉上鱼肉。”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陈暮身上,等待他的决断。厅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
陈暮缓缓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窗外襄阳城熟悉的街景。他知道,自己正站在一个至关重要的十字路口。一步走错,便是万劫不复。
他沉默良久,方才转身,目光恢复了往日的沉静与锐利:“曹操势大,不可正面抗衡。然,亦不可坐以待毙,将荆州基业拱手让人。”
他看向众人,一字一句地说道:“命,可以听。但仗,怎么打,需由我荆州军自己把握。”
“文聘!”
“末将在!”
“你即刻返回巴丘水寨,整顿兵马,加固营垒。没有我的将令,一兵一卒不得擅出!若曹军催促,便以‘整备未毕,需防周瑜偷袭’为由拖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末将明白!”
“黄忠!”
“末将在!”
“鹰扬营及各部步卒,加强襄阳城防及周边要隘守备。同时,派人密切关注宛城方向曹仁部动向,他们的一举一动,我都要第一时间知晓!”
“得令!”
“仲宣、季珪,你二人负责统筹后勤,安抚民心。对外,一切如常,供应大军粮草,不可怠慢,亦不可让曹军抓住把柄。”
“是!”
一道道指令发出,陈暮在巨大的压力下,迅速做出了最符合荆州利益的部署——表面遵从,实则拖延,保存实力,静观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