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秣陵之困

魏砥 柯哀的罐头 1590 字 11天前

---

建安十六年的春天,似乎格外迟暮。秣陵的宫室之内,虽已撤去白幡,但那股因周瑜病逝而笼罩的阴霾并未随之散去,反而随着北面传来的消息而愈发沉重。

孙权捏着来自襄阳前线的急报,指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他深吸一口气,将那份绢帛重重拍在桉上,声音带着压抑的怒火:“曹洪增兵五千于襄阳,日夜操练,巡弋汉水,其南下之意,已是昭然若揭!曹操,这是欺我江东无人吗?”

堂下,张昭、顾雍、步骘等文臣,以及刚从吴郡召回的凌统、董袭等将领皆默然肃立。鲁肃远在江陵统筹防务,此刻的秣陵,缺少了能一锤定音的军事核心。

张昭沉吟片刻,出列道:“主公,曹操此举,名为威慑,实为试探。一则探我江东虚实,二则……或是想迫使我方在荆南或淮南方向做出让步。当今之计,当以稳为主。可再派使者前往许都,陈述我方忠于汉室之心,并重申愿与丞相共讨不臣(暗指刘备或陈暮)之意,以缓其兵锋。”

“缓其兵锋?”孙权冷哼一声,“曹阿瞒狼子野心,岂是几句软话能打发的?他如今认定我江东软弱可欺!”他目光扫过众将,“凌统,董袭,若曹军真南下,你二人可能守住濡须坞?”

凌统年轻气盛,当即抱拳:“末将必效死力,绝不让曹军跨过濡须一步!”董袭亦沉声应和,但语气中并无十足把握。毕竟,江北的压力,随着曹操重心暂时从汉中移开,正与日俱增。

就在这时,校事吕壹悄无声息地进入殿内,在孙权耳边低语了几句。孙权的脸色瞬间变得更加难看,他挥挥手让吕壹退下,环视众人,声音带着一丝疲惫和更深的警惕:“刚得到密报,交州陈暮,其龙川水寨已初具规模,文聘督造战船不下百艘,操练水卒逾五千人。其势,已不容小觑。”

众人闻言,心头都是一沉。北有曹操虎视眈眈,南有陈暮磨刀霍霍,江东真正陷入了两面受敌的困境。

顾雍开口道:“主公,陈暮虽显水军之利,然其陆上未见异动,仍以内修为主。或可暂缓图之。当务之急,仍是北面曹贼。昭谋之言,虽显示弱,却不失为争取时间之策。同时,应加紧督促鲁子敬,稳固江陵防线,并与刘备使者密切沟通,共商抗曹大计。”

孙权沉默良久,他知道张昭、顾雍的建议是眼下最稳妥的,但心中的屈辱感和对陈暮的恨意却难以平息。最终,他长长吐出一口浊气,颓然道:“便依子布、元叹之言。再派使者入许都……至于陈暮,”他眼中寒光一闪,“令贺齐加紧清剿山越,断其暗中联络!再命韩当,严密监视零陵南部,若有异动,即刻来报!”

秣陵的决策,充满了无奈与隐忍。江东这艘大船,在风浪中努力调整着航向,试图在两大强邻的夹缝中寻得一线生机。

与秣陵的压抑相比,广信的春天则显得生机勃勃。

州牧府后院,陈暮难得有暇,与庞统对坐弈棋。棋盘上黑白交错,势均力敌。

“士元,曹操增兵襄阳,孙权再次遣使入许都,你如何看?”陈暮落下一子,看似随意地问道。

庞统盯着棋盘,细眼眯缝着,手中黑子迟迟未落:“曹操老辣,此乃阳谋。逼孙权妥协,或逼其与我等冲突。孙权如今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其使者入许,无非是虚与委蛇,拖延时间。然其内部,恐对主公之忌惮,已更甚于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