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固本培元

魏砥 柯哀的罐头 3018 字 11天前

---

桂阳郡,郴县。

昔日攻城血战的痕迹尚未完全抹去,城墙上的破损处用新木和夯土临时填补着,如同刚刚愈合的伤疤。但城内的秩序,已在新任太守桓阶雷厉风行的举措下,迅速恢复。

太守府前,原本属于赵范的华丽匾额已被取下,换上了朴素的“桂阳太守府”木牌。府衙公堂之上,桓阶端坐主位,面色肃然。堂下跪着一名原江东委任的县丞,以及几名战战兢兢的本地小吏,旁边则站着几名面带愤懑之色的百姓。

“太守明鉴!”一名老者颤巍巍地指着那县丞,“李县丞……不,李贼!他昨日带人强闯小老儿家中,说小老儿之子曾为韩当军运送粮草,乃是附逆,要抄没家产!分明是他觊觎小老儿家中那几十亩薄田,借机勒索!”

那李县丞脸色煞白,强自争辩:“桓府君,休听这老匹夫胡言!下官……下官乃是依律清查附逆之辈,以安地方……”

“依律?”桓阶冷哼一声,拿起桉几上一卷文书,“《交州敕令》明载,凡被迫服务于旧主之庶民、小吏,只要未曾主动为恶,助纣为虐,一律不予追究,各安生业。你口中的‘律’,是孙权的律,还是你李县丞的律?”

他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战事方息,民生凋敝,主公仁德,首在安民。尔等不思协助安抚,反而借机生事,盘剥百姓,坏我法度,乱我民心!来人!”

“在!”两名身披交州军服饰的甲士应声而入。

“将此獠拿下!革去一切职司,抄没其非法所得,发往矿场服苦役五年,以儆效尤!其家眷若无参与,不予牵连,但需退还所有强占田产!”桓阶判决果断,没有丝毫拖泥带水。

“府君饶命!府君饶命啊!”李县丞顿时瘫软在地,被甲士如拖死狗般架了出去。

堂下百姓见状,纷纷叩首,感激涕零:“青天大老爷!谢府君为我等做主!”

桓阶面色稍缓,对那几名小吏道:“你等虽曾供职伪庭,然能迷途知返,协助维持秩序,功过相抵。今后当谨守《交州敕令》,勤勉任事,若再有欺压百姓之举,定严惩不贷!”

“谨遵府君教诲!”小吏们冷汗涔涔,连声应诺。

处理完此事,桓阶又召集郡中属官,部署下一阶段政务:“其一,继续清丈土地,将无主之地、抄没之田,优先分予无地佃户及有功将士家属,税赋首年减半。其二,从苍梧调拨的粮种、农具已至,即刻分发各乡,组织百姓抢种冬麦,不得延误农时。其三,招募乡勇,配合郡兵清剿溃兵形成的山匪流寇,保境安民……”

一道道政令清晰明确,如同甘霖,开始滋润这片饱经战火摧残的土地。桂阳郡的混乱局面,在桓阶刚柔并济的手段下,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走向正轨。

零陵郡,泉陵。

相较于桂阳,作为主战场的泉陵,恢复工作更为繁重。焦黑的残垣断壁随处可见,空气中似乎还残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焦煳气。

校场之上,近万名江东降卒垂头肃立,气氛压抑。他们衣衫褴褛,许多人身上还带着伤,眼神中充满了对未来的迷茫与恐惧。

赵云一身银甲白袍,卓立于点将台上,目光如电,扫过全场。他声音清朗,蕴含着内力,清晰地传入每个降卒耳中:“韩当已死,零陵已定!你等皆为汉家子民,昔日各为其主,情有可原。今我主陈交州,仁厚英明,志在安定天下,解民倒悬!”

他顿了顿,继续道:“愿留下者,需遵守我军法纪,与交州旧卒一视同仁,有功则赏,有过则罚!不愿留者,发放路费,遣返原籍,绝不为难!然,若有心怀异志,阳奉阴违,或仗势欺压百姓者——”

赵云勐地抽出腰间青釭剑,剑光森寒,凌空噼向旁边一根碗口粗的木桩!

“咔嚓!”木桩应声而断!

“犹如此桩!”赵云收剑入鞘,声如金铁,“军法无情,绝不容情!”

降卒们被这凌厉的气势所慑,场中一片寂静。随即,在几名底层军官的带领下,大部分降卒选择了留下。他们被迅速打散,编入不同的营队,由交州老兵带领,开始进行整训和军纪学习。

然而,整合并非一帆风顺。几日后的傍晚,赵云正在处理军务,一名军侯匆匆来报:“将军,不好了!三营几名新编入的降卒,与一队老弟兄在酒肆发生冲突,动了刀子,伤了好几人!起因似是老弟兄讥讽他们乃败军之将,降卒不服……”

赵云眉头猛地皱起,放下手中竹简:“带头闹事者,无论新老,一律按军法严惩,杖责三十,降职罚饷!该营校尉治军不严,罚俸一月!传令全军,再有议论新旧、歧视降卒、扰乱军民关系者,重责不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