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新的方向

魏砥 柯哀的罐头 1561 字 11天前

---

建安十七年的春天,比往年来得更早一些。冰雪消融,润泽着荆南略显贫瘠的土地,也仿佛涤荡去去岁战争残留的血腥。

一纸盖着镇南将军、宜城侯、都督荆交二州诸军事大印的《劝耕令》,以最快的速度下发至零陵、桂阳两郡的每一个乡、亭。命令行文朴实,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度:

“……今兵戈暂息,当使民以时。兹令:荆南之地,无论军户、民户,皆需全力春耕。郡守、县令当亲至乡野,督劝农桑。各军屯田营,需助周边百姓垦荒、修渠……今岁赋税,依《交州敕令》减半征收……有荒芜田地、懈怠农事者,地方官吏连坐论处……”

命令之下,整个荆南如同上紧了发条的机器,开始围绕着“耕种”二字高速运转。从交州腹地调运来的改良稻种、曲辕犁、龙骨水车等农具和技术,被迅速推广。郡县官吏,无论新晋还是留任,皆不敢怠慢,纷纷脱下官袍,卷起裤脚,深入田间地头。

桂阳太守桓阶,更是以身作则,在郴县城外亲自扶犁,示范新式农具的使用。零陵泉陵周边,赵云下令除必要守城和警戒部队外,其余士卒一律参与屯田和协助民户春耕,一时间,田野间随处可见身穿号服、挥汗如雨的交州军士卒与当地百姓并肩劳作。

“没想到当兵的也来帮咱们种地……”

“听说这是陈使君定的规矩,当兵吃粮,也得自己种一部分。”

“赋税还减半……这日子,总算有点盼头了。”

田埂边,歇息的农人们小声议论着,看着那些埋头苦干的军士,眼神中的戒备和疏离,渐渐被一种复杂的、带着些许希望的情绪所取代。

春耕的忙碌,暂时掩盖了内部的诸多矛盾,也将战争的创伤,用充满生机的绿色一点点覆盖。陈暮深知,仓廪实而知礼节,粮食,是稳定人心、支撑野心的最坚实基础。

湘水与漓水(灵渠段)交汇处,一座新的水军营寨正在加紧营建。文聘站在临时搭建的望楼上,眉头紧锁,望着下方如火如荼的工地,以及江面上正在进行编队演练的数十艘新旧战船。

参军马谡(字幼常,因其兄马良之荐,入文聘麾下历练)手持一卷图册,在一旁禀报:“将军,龙川船坊新下水的‘苍隼’级斗舰十艘已全部抵达,加上原有舰船及俘获修缮的江东船只,我军主力战船已逾八十。然,与江东水师相比,无论在数量、舰型大小还是水手操舟之技上,仍差距甚远。”

文聘沉声道:“江东水师,积数代之基,非一日可及。我水军新立,能有此规模,已属不易。当前要务,非盲目追慕巨舰,而在‘扬长避短’。”

他指向江面上那些体型较小、但显得更为灵活的“苍隼”斗舰和走舸:“我舰小而捷,利于内河、支流作战。可多练穿插、迂回、火攻之术。另,主公所示意的‘拍杆’‘钩拒’等近战器械,需加紧督造,配发各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