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丹阳松绑

魏砥 柯哀的罐头 1689 字 11天前

“是,也不是。”陈暮转过身,嘴角带着一丝莫测的笑意,“武装他们,是为了增加他们的胆量和野心,但更重要的是,要通过他们,将一些‘信息’传递给陆逊,或者说,传递给建业的孙权。”

他走到沙盘前,指着丹阳与庐陵交界处:“让我们的人,故意留下一些‘不小心’的痕迹,让陆逊的人能查到,这些兵器的来源,似乎与江北的某些势力有关联。但要做得模棱两可,似是而非。”

徐元恍然大悟:“主公英明!此举可谓一石二鸟。既让山越实力膨胀,增加陆逊维稳的难度,又可将祸水北引,加深孙权对曹操的疑惧,甚至可能离间孙权与江北士族(如张昭等与北方关系密切者)的关系。而陆逊若查到这个‘线索’,无论他信与不信,报与不报,都将陷入两难。”

“不错。”陈暮颔首,“我们要让孙权觉得,四面八方都是敌人,而唯一能帮他稳住局面的陆逊,又让他无法完全放心。这种持续的焦虑和猜疑,会慢慢侵蚀他的判断力,消耗江东的国力。而我们,只需要保持足够的耐心和压力,等待他犯错,或者……等待我们积累足够的力量,发出致命一击。”

建业的吴侯府,仿佛被笼罩在一片无形的低气压中。孙权感觉自己像是被困在蛛网中央的飞虫,每一次挣扎,都只会被缠绕得更紧。

北方的消息依旧混乱,曹操在汉中失利后动向不明,联刘伐吴的流言虽未证实,却也未被澄清,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头顶。西面,交州陈暮的军队虎视眈眈,文聘的水军巡弋范围越来越大,邓艾在庐陵的营垒日益坚固,挑衅意味十足。而内部,关于陆逊的种种传闻并未因他给予权限而平息,反而因为陆逊的“按兵不动”而衍生出新的解读——有人说他谨慎持重,也有人说他心怀鬼胎,与陈暮必有默契。

小主,

这一日,孙权召见了诸葛瑾与顾雍,这两位相对持重且与陆逊关系尚可的重臣。

“子瑜,元叹,丹阳近日情形如何?陆伯言……可有异动?”孙权的声音带着难以掩饰的疲惫。

诸葛瑾斟酌着回道:“回主公,据各方回报,陆太守自得令后,并未贸然出击,只是大力整顿郡兵,加固防务,边境暂无大事。其举措,看似……合乎情理。”

顾雍也补充道:“伯言为人,向来沉稳。此刻按兵不动,或许正是看清了对手欲激怒我方的意图,故而反其道而行之。若能借此稳住丹阳,于大局有利。”

孙权沉默了片刻,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他何尝不知陆逊的做法可能是正确的?但那种无法完全掌控的感觉,以及朝野间那些窃窃私语,让他如坐针毡。他既希望陆逊能替他挡住西面的威胁,又害怕陆逊借此坐大,甚至……他真的无法完全排除那些流言的可能性。

“江北近来可有异常?”孙权忽然转换了话题,语气森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