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秣陵密会

魏砥 柯哀的罐头 2289 字 11天前

---

江东,吴郡秣陵(即建业旧称)城外,一处傍水而建、看似寻常的庄园内,夜色掩映下,正进行着一场隐秘的集会。

庄园的主人,是吴郡顾氏的旁支顾承,一个年约四旬、面容清癯的中年人。此刻,他坐在主位,下首坐着几位衣着华贵、神色各异的男子:会稽虞翻的族弟虞涉,丹阳大族陶氏的代表陶昂,以及几位在本地颇有影响力的豪强和不得志的孙氏旧部。

室内的气氛压抑而紧张,空气中弥漫着酒气与一种不安的躁动。烛火被刻意调暗,光影摇曳,映得众人脸上的表情阴晴不定。

“诸位,”顾承压低声音,率先开口,打破了沉默,“北边……又传来消息了。”他顿了顿,观察着众人的反应,“曹丞相亲口承诺,若我等能在此刻,让那陈暮小儿在江东不得安生,使其无力西顾荆楚,待日后王师南下,在座诸位,皆不失封侯之位!江东故土,仍由江东俊杰自治!”

虞涉眼中闪过一丝热切,但随即又浮现顾虑:“曹丞相的承诺,自然金贵。只是……那陈暮虽北人,手段却着实厉害。陆伯言坐镇建业,邓士载虎视鄱阳,兵精粮足,爪牙遍布。更兼其推行那劳什子新政,清查田亩,整顿户籍,又兴那所谓‘书院’,笼络寒门,颇得一些无知小民之心。此时举事,谈何容易?”

陶昂冷哼一声,他是个身材魁梧的武人出身,语气带着不满:“怕什么?陆逊、邓艾再厉害,还能管到我们各家高墙之内?新政?哼,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他陈暮靠着那些泥腿子,就想动摇我等根基?如今他在荆西与曹仁对峙,主力被牵制,正是我等的机会!只需各地同时发动,制造混乱,焚其粮仓,断其驿道,袭扰其小股兵马,让他首尾不能相顾!届时,北朝大军压境,内有我等呼应,何愁大事不成?”

一位原孙权的部将,名叫孙朗,闷声道:“只是……如此行事,岂非引狼入室?曹操乃汉贼,我等与虎谋皮……”

顾承看了他一眼,语气转冷:“孙将军,莫非还念着旧主?须知孙仲谋如今生死不明,当今天下,曹丞相势大,乃天命所归。陈暮?不过一侥幸得势的北地商贾之子,僭越称尊,岂能长久?我等此举,非是引狼,乃是迎奉王师,光复江东故土!”

他环视众人,声音带着蛊惑:“况且,我等并非要正面与陈暮大军抗衡,只需制造足够的混乱,让其无法安心消化荆西,让曹操丞相看到我江东子弟的心意与价值即可。待北军南下,我等便是首功之臣!”

利益的诱惑,对现状的不满,以及对北方强权的畏惧,交织在一起,让在座诸人渐渐统一了意见。他们开始低声商议具体的行动计划:如何利用各自控制的庄园佃户、私兵部曲,在丹阳、吴郡、会稽等地同时发动骚乱;如何联络长江水匪,袭扰官船;如何散播谣言,动摇民心……

他们不知道的是,庄园外漆黑的树林中,几道如同鬼魅般的身影,正无声无息地潜伏着,将庄园内的灯火、隐约传出的人语声,以及进出人员的面貌,一一记录在案。

泉陵,镇南大将军府的书房,晨曦微露之时便已灯火通明。

陈暮坐在主位,听着庞统汇报来自江东的最新密报。

“明公,暗卫已基本摸清,此次暗中串联,以吴郡顾承、会稽虞涉、丹阳陶昂为首,参与的大小家族有七家,另有孙氏旧部三人。他们计划在旬日之内,于三郡交界及沿江要地,同时发动骚乱,目标包括官仓、驿道及小股巡防兵丁。”庞统语速很快,眼中闪烁着冷光,“此外,他们似乎还在尝试联络太湖水匪头目‘翻江蛟’沈青,意图扰乱我内河水运。”

陈暮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面色平静:“证据确凿了?”

“顾承庄园密会的参与者名单、大致议题,均已掌握。其与北面联络的中间人,乃一伪装成江北布商的曹操细作,名为李福,目前也在监控之中。只是……其具体作乱的时间、地点,尚在进一步核实。”庞统答道。

徐元在一旁补充道:“明公,伯言那边也已有所察觉,加强了各地戒备,并开始对一些可疑庄园进行外围监控。只是投鼠忌器,未得明令,不敢擅动,以免打草惊蛇或引发士族恐慌。”

陈暮沉吟片刻,问道:“元直,依你之见,如今江东民情如何?这些跳梁小丑,能掀起多大风浪?”

徐元整理了一下思绪,回道:“明公,江东士族,并非铁板一块。真心怀念孙氏者,有之;不满新政、利益受损者,有之;但更多是观望骑墙之辈。顾、虞、陶等家,虽为地方豪强,但其影响力主要集中于本乡本土,且其行为实为引外敌祸乱乡梓,不得人心。只要我军应对得当,迅速扑灭其作乱,并公之于众,反而能借此机会,清除顽疾,震慑宵小,进一步巩固统治。”

“也就是说,他们这是在送给我们一个整顿江东的借口?”陈暮嘴角勾起一丝冷冽的弧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可以如此理解。”徐元点头,“关键在于,动手的时机和方式。既要将其阴谋扼杀于萌芽,又要尽可能减少对地方的冲击,并争取大多数士族和百姓的理解。”

陈暮站起身,走到窗前,看着窗外渐渐亮起的天色,以及庭院中已经开始洒扫的仆役。片刻后,他转过身,目光锐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