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剖心沥胆

魏砥 柯哀的罐头 2089 字 8天前

---

建业至丹阳的官道上,车驾疾行,卷起阵阵烟尘。陈暮坐于车内,面色沉静,心中却远非表面那般平静。庞统与徐元分乘左右,亦是沉默不语,各自思量着即将到来的、可能决定未来数年乃至数十年天下走势的会面。

丹阳城外,戒备明显比平日森严数倍,但并非剑拔弩张,而是一种肃穆的寂静。邓艾早已得到消息,亲率精锐于城门外迎候。

“主公。”邓艾上前行礼,低声道,“关将军自昨日至今,水米未进,只是抱着那木匣,坐于院中,不言不动,如同……石化一般。”

陈暮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复杂:“带孤去见他。”

一行人穿过寂静的街道,来到那座熟悉的院落外。守卫无声地行礼,让开通道。陈暮示意庞统、徐元及随从留在院外,独自一人,缓步走了进去。

庭院深深,秋意肃杀。残阳的余晖透过稀疏的梧桐枝叶,洒下斑驳的血色光斑。就在那光影交织的庭院中央,一个高大的绿色身影,背对着院门,如同一尊亘古存在的雕塑,孤寂地坐在石凳上。他的怀中,紧紧抱着那个冰冷的木匣,嵴背依旧挺直,却透着一股难以言说的悲凉与死寂。

陈暮的脚步很轻,但关羽似乎早已察觉。他没有回头,只是那原本如同石像般的身影,几不可察地微微颤动了一下。

陈暮在离他数步之遥处停下,没有立刻开口。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沉重的、几乎令人窒息的悲伤。他看着关羽的背影,看着那在夕阳下拉得长长的、充满孤独意味的影子,心中亦是感慨万千。这位曾经威震华夏,令曹孟德都欲迁都以避其锋的猛将,如今却落得如此境地,兄弟惨死,自身为质,英雄末路,莫过于此。

良久,陈暮才缓缓开口,声音平和,不带丝毫居高临下:“云长兄。”

这一声“兄”,让关羽那紧绷的嵴背,几不可察地又颤动了一下。他依旧没有回头,沙哑破碎的声音,如同被砂石磨过,在寂静的庭院中响起,带着一种令人心悸的平静:

“陈将军……你来了。”

“是,我来了。”陈暮走上前,在关羽对面的石凳上坐下,目光平静地看着他。此时的关羽,面容憔悴,眼窝深陷,那双曾经睥睨天下的凤目布满了血丝,深处是浓得化不开的悲恸与……一种近乎虚无的空洞。

“翼德之事……暮,亦深感痛惜。”陈暮语气沉痛,并非全然作伪。无论立场如何,一位当世猛将如此落幕,总令人唏嘘。

“痛惜?”关羽终于缓缓抬起头,那双赤红的眸子对上陈暮的目光,里面没有愤怒,没有怨恨,只有无尽的疲惫与苍凉,“陈将军,关某今日请你来,非为听此安慰之词。”

他轻轻抚摸着怀中的木匣,动作轻柔得如同抚摸熟睡的婴儿:“关某只想问将军一句……我三弟翼德,他……他当真……是通敌叛国之人吗?”

他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一种执拗的、寻求最后真相的渴望。尽管流言漫天,尽管铁证似乎如山,但在内心深处,他仍然不愿相信,那个与他同生共死多年的三弟,会真的走到那一步。

陈暮沉默了片刻,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云长兄以为,翼德将军,是为何而行此……险招?”

关羽闭上眼,痛苦之色溢于言表:“是为关某……是因我身陷此地,他救兄心切,方……方铤而走险……”

“是了。”陈暮点了点头,语气依旧平和,“翼德将军性情刚烈,重情重义,天下皆知。他为救兄长,心急如焚,行差踏错,或有可能。然,其初心,并非叛汉,更非背主,只是……用错了方法,落入了他人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