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纵横之间

魏砥 柯哀的罐头 2421 字 4天前

---

建业城迎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来自许都的曹魏使团,打着“通好缓边”的旗号,由一名名叫 荀勖 的年轻文官率领,抵达了京口。消息传来,镇南将军府内,陈暮、庞统、徐庶三人皆是面露玩味之色。

“曹丕到底还是坐不住了。”庞统轻摇羽扇,小眼睛里闪烁着洞悉一切的光芒,“西线僵持,东线无功,这是要行缓兵之计,欲与我江东虚与委蛇,待解决西蜀之后,再回头图我。”

徐庶沉吟道:“来使荀勖,乃颍川荀氏旁支,虽名声不显,然闻其人工于心计,善于辞令。曹丕派此人来,绝非真心求和,必是司马懿之谋。”

陈暮端坐主位,神色平静:“是计,亦是我等窥探曹魏虚实之机。且看他如何说辞。元直,便由你为主,士元为辅,先行接待,探其深浅。”

“臣领命。”徐庶、庞统齐声应道。

当日下午,镇南将军府偏厅,徐庶、庞统会见了魏使荀勖。荀勖年约三旬,容貌普通,但举止从容,言谈不卑不亢。

“外臣荀勖,奉大魏皇帝之命,特来拜会镇南将军。”荀勖行礼如仪,声音清朗,“近年来,魏吴之间,兵连祸结,生灵涂炭,实非天下苍生之福。我主仁德,不忍再见江淮之地烽烟不息,故遣外臣前来,陈说利害,望能暂息干戈,各安疆界。”

徐庶澹澹一笑:“荀使者此言差矣。非我江东欲起刀兵,实乃贵国屡犯我境,强攻历阳,封锁水道,袭扰沿海。如今见强攻不下,西线吃紧,便来言‘息兵’,岂非视我江东如无物?”

荀勖面色不变,从容应对:“徐先生此言,亦不尽然。天下纷争,各有立场。历阳乃至江北之地,归属历来有争。然我主之意,并非纠缠于一时一地之得失。如今之势,西蜀刘备,借关羽归蜀之机,悍然北伐,窥伺中原,此乃天下共敌。若魏吴继续相争,岂非令刘备坐收渔利?不若魏吴暂且搁置争议,罢兵休战,甚至……可有限恢复江北边境贸易,使民生得以喘息。待西线平定,再议两家之事,岂不两便?”

他话语中,将曹魏放在了抵御“天下共敌”蜀汉的道德制高点,同时抛出了“恢复边境贸易”的诱饵,意图挑动江东内部某些渴望稳定的势力的心弦。

庞统冷哼一声:“好一个‘天下共敌’!刘备乃汉室宗亲,兴兵讨贼,名正言顺。倒是贵国,篡汉自立,以下犯上,有何资格妄称他人为敌?至于罢兵休战……历阳城下,我江东将士血尚未干,贵国一句‘搁置争议’便想轻轻揭过?莫非以为我主可欺否?”

荀勖被庞统尖锐的言辞顶得微微一滞,但很快恢复镇定:“庞军师快人快语。然则,军国大事,非逞口舌之利。外臣只是陈述事实,西蜀势大,若其真能攻克关中,则天下格局必变。届时,江东独木难支,恐非智者所愿见。我主诚意,愿以江淮目前实际控制线为准,暂止兵戈,并开放襄阳至江陵一段民间商路,此于我两家皆有利。还望镇南将军与诸位,深思之。”

他不再纠缠大义名分,转而强调现实利害,尤其是点出蜀汉坐大的潜在威胁,试图引发江东对盟友的猜忌。

第一次接触,双方唇枪舌剑,并未有实质结果。荀勖被安排在馆驿休息,等待陈暮的正式接见。

“司马懿之谋,果然阴毒。”徐庶皱眉道,“其并非真心求和,而是以此离间我与西蜀,并麻痹我等,为其西线争取时间。”

庞统冷笑道:“此等伎俩,岂能瞒过我?不过,他既送来机会,我等亦不妨利用。或可借此,向曹魏索要些实际好处,例如,要求其解除对历阳的围困,或开放部分盐铁之禁。”

陈暮听完二人汇报,沉思片刻,道:“且晾他几日。让太史享将曹魏遣使之事,通报成都。我等坦荡,无不可对人言。同时,令暗卫加紧探查曹魏西线真实情况,以及此荀勖背景及其随行人员动向。”

曹魏的使者,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江东内部,也激起了一圈圈涟漪。

江陵都督府内,陈砥也接到了建业关于曹魏遣使的通报以及父亲要求密切关注荆南魏军动向的指令。

“曹魏欲与我和解?”陈砥看着文书,眉头微蹙。他第一时间想到的,并非可能的和平,而是西线蜀汉的压力,“看来,诸葛丞相在关中,确实让曹真难以应付了。”

赵云沉声道:“此乃曹魏缓兵之计,毋庸置疑。然其使者既至,必会影响各方观瞻。公子需稳住荆南局势,尤其是与新附的筑阳等地百姓,以及……西面的蜀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