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昭化砥柱

目前火铳月产约二百支!数量虽仍不足,但比之年初,已是翻倍有余!”

“二百支…”张行心中默算,张家军如今兵员膨胀迅速,这点产量分下去,确实杯水车薪,只能优先装备精锐。他继续问道:“火炮呢?”

“火炮情况稍复杂。”赵铁山面露难色,“神机部匠人相对稀缺,尤其是精通铸炮的熟手更少。

铸造周期长,良品率也不甚稳定,目前主要精力在铸造轻便的虎蹲炮和小型佛郎机炮,月产…大约在十门上下。

至于红衣炮如果需要铸造,那就要停产其他炮!”

张行沉默片刻,心中了然。张家军的崛起速度太快了!根基尚浅,技术积累和工匠培养都需要时间。

火器虽利,却非朝夕可成,目前各部,除了少数精锐火铳队和炮队,大部分士兵还是以冷兵器为主。

他拍了拍赵铁山的肩膀:“本将军明白了。二百支火铳,十门炮,还有其他组军械,已是尔等辛苦之功!

急不得,但更懈怠不得!火铳火炮,乃我军未来制胜之关键!

军器局改组后,更要专注技艺,提升产量与质量!所需物料、匠人,尽管向府衙申报!”

“卑职明白!定当竭尽全力!”赵铁山肃然领命。

视察完军器局,张行心中的紧迫感并未减轻。

利器初成,但数量远远不足,而外部的压力,却与日俱增。

王维章在成都的疯狂搜刮,正将越来越多的流民驱向保宁,其中也必然混杂着探子甚至破坏者。

保宁的北大门——昭化及天雄关,其稳固至关重要。

“张顺,备马,去昭化!”张行翻身上马。

昭化城,扼守嘉陵江上游要冲,与天雄关互为犄角,是保宁府北面抵御官军和流寇侵袭的屏障。

经过李玉横半年的经营,这座饱经战火的小城已显出勃勃生机,城墙得到了加固,护城河被重新疏浚,城头旗帜鲜明,士卒精神抖擞。

李玉横早已得报,带着几名属官在城门外迎候。

他一身半旧的青色官袍,脸上少了些书生的文弱,多了几分风霜磨砺出的沉稳与干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