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论功抚恤

一次性一百两!每年还有十两!这抚恤之厚,远超旧明官军十倍!连老郑眼中都闪过一丝动容。

这不仅是钱,更是对牺牲者生命的尊重,对其家眷后半生的保障!

刘二田等人更是心潮澎湃,想到那些昨夜倒下的兄弟,虽死犹荣,家小有靠,心中悲恸之余,也涌起一股暖流和慰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将军…将军仁义!”张大头这个大嗓门,此刻声音竟有些哽咽。

“我等…愿誓死追随将军!”刘二田代表众人,声音颤抖却无比坚定地喊道。

……

张行欣慰地点点头:“好!都是响当当的好汉子!具体选择,稍后由冯参将为尔等登记造册。

愿从军者,即日便入教导营报到!阵亡兄弟的名单及家眷信息,亦需尽快详实呈报,抚恤刻不容缓!”

他看向冯文良:“文良,此事由你全权负责,务必妥善安置,不得有误!”

“末将领命!”冯文良肃然应道。

很快,在府衙旁的签押房内,冯文良亲自坐镇,开始登记。

昨夜参与核心行动、幸存下来的组织者代表,包括刘二田、张大头等共十六人,无一例外,全部选择了加入张家军,暂领哨官衔!

而由他们联络发动、一同行动的七十余名士兵(除去那三十三名阵亡者),则有三十人同样选择了留下从军,暂为队长。

他们大多出身贫苦,乱世之中,张行给予的这条有前途、有保障的军旅之路,远比拿一百两银子回家更有吸引力。

剩下的十人,或因家中尚有老小急需照料,或因身上带伤难以为继,或因心有余悸,选择了领取一百两银子的安家费。

“刘哨官、张哨官,还有诸位队长,请随我来。”

一名冯文良的亲兵引导着刘二田等五十余名选择从军的新晋军官,走出府衙,穿过刚刚恢复些许生气的街道,走向城内临时征用的一处宽敞书院——那里已被布置为“教导营”。